长眠在青铜峡的水电专家万宗尧

版名:人物
    1958年8月26日,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典礼大会(资料图片)。

    万宗尧在苏联红场拍照留念(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王宗义
  为了编写《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史》,在陕西省安康市的老战友刘勇先发来电子邮件,请我帮忙提供一些资料。当时,我奔波于银川、青铜峡等地,对当年的工程建设者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得知青铜峡水电站总设计师万宗尧已在上世纪70年代去世,深感悲痛和惋惜。经多方打听,总算找到了万宗尧在北京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任高级工程师的女儿万菁的联系方式,并很快取得了联系。万菁告诉我,她的父亲就安葬于青铜峡水库之滨。于是,我决定去拜谒他的墓地。
  不尽的哀思
  2009年1月11日,我约了好友张树彬前往青铜峡镇。当时,正值三九寒天,朔风凛冽,但并没有阻挡住我们拜谒英灵的行动。我们先来到青铜峡水电厂,攀登几十级水泥台阶登上水库大坝顶端,几经曲折,终于在水库东侧的一座小山顶上找到了万宗尧的陵园。整个陵园大约有两亩地,四周是水泥砌成的半米高水渠。这水渠既是用来浇灌山顶的树木,也是陵园的围墙。我们一步一步心情凝重地走到陵墓前,驻足凝望着矗立在眼前的墓碑,眼睛不由自主地湿润起来。墓冢的下半部分是高约1米、直径约4米的圆形水泥圈墙,上半部分是半径约2米的半圆球形的穹庐扣着,好像一个蒙古包。墓冢前矗立着一方高约2米的青石墓碑,正面上书“万宗尧同志之墓(1927-1970)”几个大字,背面镌刻着万宗尧的生平简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墓地沉浸于一片静谧、肃穆的氛围中,沐浴着宁静与安祥。长眠在坟冢下面的就是水电站设计专家万宗尧。我们久久地肃立在他的墓前,寒风瑟瑟,树影娑娑,似乎是万宗尧的英灵在倾诉着未酬的青云壮志,念叨着祖国的水电事业。
  壮丽的人生
  万宗尧,河北涿县人,1927年11月出生,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月至8月期间,万宗尧先后在北京军管会、公路接收组、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训练班、华北公路总局工作;1949年9月至1950年6月在北京大学土木系读书;1950年7月至1951年8月在北京官厅水库工程处工作。1951年8月,万宗尧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学习。在校期间,他完成了《闸墩式水电站研究》的学位论文。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视察就来到黄河边,做出了“要治理黄河”“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重要指示。时隔两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列入黄河梯级开发的第一期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1956年,29岁的万宗尧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从莫斯科动力学院学成归国,在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任青铜峡枢纽工程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在他的领导下,解决了黄河的水患、灌溉、发电等问题。
  1958年5月,万宗尧带着一家老小从北京来到甘肃省兰州市,成为了刚刚组建的水电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工程师。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后,万宗尧作为负责该项目的设计总工程师,在工程设计中,他坚持采用带泄水管的闸墩式水电站布置方案,解决了泥沙对灌溉和发电的影响问题,为保证青铜峡枢纽长期安全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期间,没有施工机械,只能靠人挑肩扛的人海战术,采取“土法先上马,逐步机械化”的施工步骤。青铜峡工程局党委规定:每逢周六,干部不分高低,一律下工地参加劳动。在青铜峡水电站工地,两万人日夜鏖战,万宗尧和工人们一样,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有时从坝下沿着大坝手扶钢筋艰难地爬上几十米高的坝顶;有时钻到钢筋如林的工地查看险情;有时和工人们一起绑扎钢筋……  
  在投身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同时,万宗尧完成了白龙江中下游流域的规划工作、白龙江碧口水电站的初步设计工作、盐锅峡水电站的初步设计等工作。
  1970年9月,万宗尧逝世,年仅43岁。后来,为了纪念万宗尧对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作出的卓越贡献,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部门的特别要求和组织批准,将万宗尧的遗骨从陕西石泉水库迁移至青铜峡,为他修建陵园,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