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胡旋女》诗中也提到唐玄宗把杨太真册封为贵妃,把安禄山“金鸡障下养为儿”;“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在唐玄宗纵容下,安禄山蓄谋造反。其中与杨国忠、杨贵妃杨氏兄妹脱不了干系。杨国忠与安禄山,都受到唐玄宗宠信。但是,安禄山发迹比杨国忠早。因此,“禄山既兼领三镇,赏邢已出,日益骄姿。”天宝十年二月,此时,杨国忠才任御史中丞,刚刚开始出任朝官,不得不故意巴结安禄山,“是时,杨国忠为御史中丞,方承恩用事。禄山登降殿阶,国忠常扶掖之。”安禄山进宫朝见唐玄宗,杨国忠巴结安禄山,竟然搀扶安禄山上台阶。但是,天宝十一载,李林甫死后,杨国忠接替李林甫担任宰相,手握大权,一反常态,极力排斥安禄山,千方百计搜寻安禄山谋反的证据,欲置安禄山于死地。天宝十三载,唐玄宗欲拜安禄山为宰相,杨国忠极力阻止,实则逼安禄山造反。《安禄山事迹》记载:
十三载正月四日,禄山觐于行在,乃见于禁中,赐锦彩缯宝钜万。时肃宗覩其凶逆之。
状己露,言于玄宗,玄宗不纳。肃宗恐宗庙颠覆,乃至诚祈一梦。
及见玄宗,涕泣而言曰:“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节制,恩出常人。杨国忠妒嫉,欲谋害臣,臣死无日矣。”
三月一日,禄山将拜官也,玄宗以宰相处之,命太常卿、翰林学士张垍草诏。既而杨国忠谏曰:“禄山不识文字,命之为相,恐四夷轻中国。”乃止。
于是,安禄山在朝中安排内奸,随时掌握朝中动向。最初安禄山派亲信部将刘骆谷常住京师,打探朝廷动向,随时飞报。后来,安禄山找到吉温。吉温是唐朝著名酷吏,最先投靠宰相李林甫,为李林甫“摇东宫”打击太子李亨的重要打手。后来,吉温又“媚附”杨国忠、高力士、安禄山。吉温“兄事”安禄山。“国忠与禄山争宠,而温昵禄山甚”,充当安禄山在朝廷的奸细。《新唐书·吉温传》记载:
禄山领河东节度,表温自副,并知节度营田、管内采访,总留事,拜雁门太守,知安边铸钱事。杨国忠当国,引拜御史中丞,兼京畿关内采访处置使。禄山敕吏设白帐于传以候命,庆绪亲御而饯之,温衔其德,故朝廷动静辄报,不淹宿而知。
朝廷的动静,杨国忠的动向,因为有吉温密报,安禄山当天不过夜便知道。
五、禄山贵妃醜声闻外
在唐玄宗纵容下,安禄山与杨贵妃,竟然有三件荒唐出阁之丑事:
妃大禄小禄为妃儿:
《新唐书》记载:
禄山得出入禁中,因请为贵妃儿。上与贵妃共坐,禄山先拜贵妃。上问何故,对曰:“胡人先母而后父。”上悦。
天宝六载(747年),当时,安禄山已经45岁,而杨贵妃才29岁,比杨贵妃大16岁的45岁的安禄山,当了29岁杨贵妃的“养儿”,养子,俗称干儿子,29岁的杨贵妃当了45岁的安禄山的养母,即干娘。
先拜贵妃后拜皇帝:
安禄山进宫朝见,唐玄宗与杨贵妃共坐,安禄山必须先拜见杨贵妃,再拜见当朝皇帝唐玄宗,唐玄宗非常不高兴,责怪安禄山,安禄山则嬉笑地回答:我们蕃人都是先拜见母亲后拜见父亲。唐玄宗听了,并不责怪,反而高兴起来了。
贵妃洗三醜声闻外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专门有一段记载,中国皇宫历史上罕见唯一醜闻:
天宝十载(751年),正月甲辰二十日,是安禄山生日,三天以后,二十三日,杨贵妃竟然独出花样:三日洗禄儿。29岁的杨贵妃给45岁番将安禄山在皇宫“洗儿”。杨贵妃竟然在皇宫中给安禄山洗澡,洗完澡以后,还特意用锦制一个大襁褓包,把安禄山裹好,让安禄山躺在一个彩色轿子里,让宫女们抬着安禄山到处跑,边跑边喊:“禄儿、禄儿”。《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与杨贵妃是“颇有醜声闻于外”:
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醜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安禄山与杨贵妃这种“颇有醜声闻于外”的关系,引起不少非议,甚至议论有无“绯闻”。这些都是猜测,没有依据。不过,安禄山与杨贵妃关系的确不一般,这也是事实。《杨太真外传》记载马嵬兵谏,杨贵妃死后,安禄山“数日叹惋”好几天都为之叹惜:
初,禄山尝於上前应对,杂以谐谑。妃常在座,禄山心动。及闻马嵬之死,数日叹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