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城市后花园”的蝶变之路

版名: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非凡十年
吴忠明珠公园初秋的风景美如画(摄于9月14日)。

    市民相约在风景秀丽的吴忠秦韵广场公园打太极拳(摄于9月14日)。

    吴忠秦渠公园花草树木茂盛,成为广大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摄于9月14日)。

    在吴忠滨河体育运动公园,市民或一家三口或三五好友相聚运动,其乐融融(摄于10月17日)。张丽坤摄

    如今,环境优美的吴忠母子公园成为众多市民休闲游玩的首选,也是孩子们的“欢乐谷”(摄于9月14日)。

  本报记者 吴海燕
  整整十年的回忆像一本厚重的书,书页间记载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家乡的日新月异。
  公园作为一个特殊的城市载体,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于生活在吴忠的市民来说,吴忠市区街心公园、明珠公园、兴隆公园、宪法公园、母子公园、高铁公园……不仅仅是活动休闲娱乐场所,更是承载了很多人的年代记忆。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成就非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公园打造,让新发展理念照亮公园创建之路。
  85岁的市民吴厚生每天在吴忠秦韵广场公园打太极拳,坚持晨练已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吴厚生对秦韵广场公园十年的变迁如数家珍:“以前这个广场就是一片荒草地,开始建的时候周围都是草滩。现在的变化太大了,夏秋季节,公园里草木茂盛、花朵绽放,在这里锻炼身体,心情都舒畅了。”
  站在秦韵广场公园放眼四望,处处景色秀丽。公园内,市民李敏和王冠正在跑步;几个小朋友在石凳旁开心地玩耍;一群大爷、大妈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聊着天……
  作为土生土长的吴忠人,李敏对于吴忠城市公园的变迁感触良多。李敏说:“以前去公园都得走好几条街,现在一出小区就是公园,非常方便。现在的公园基础设施全、环境优美,空闲了可以随时到这里运动、散步。”
  城市公园是市民游览、休憩、娱乐、健身以及举办各类活动的公共场所,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名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效施策,大力推进公园建设。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42%和21.5平方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的前提下,全市居民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不仅城市的人居环境品质得到了提高,居民自身的素养也有了显著提升。一座座环境优美、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的公园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绿意盎然的城市中。
  见缝插绿家门口多了一片葱茏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身边的微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心的市民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城市公园越来越多、越来越漂亮了,从城市中的公园到公园中的城市,公园和我们一起见证着吴忠的成长和变化。
  近日,走进吴忠明珠公园,只见公园内绿树成荫,湖面上不时有飞鸟划过。行走在塑胶健身步道上,道路两旁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垃圾箱,上面张贴着醒目的“爱护卫生垃圾分类”标识,整洁的路面看不到任何垃圾,随处可见的长椅供游人休息。更为贴心的是,这些长椅的扶手上还绑了绿色竹筒样式的垃圾盒。公园内设置了灭蚊器,绿地中还有各种造型的小音响,树上悬挂了树木的“身份证”……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完善的公园设施,在这里散步,让人心旷神怡。
  “十年来,我几乎天天都在家门口的公园里锻炼身体,亲眼见证了公园的变化,公园环境越来越漂亮,让人非常舒心。”家住吴忠市利通区宜人世家的居民谢金贵在明珠公园健身已经十多年了。谈起明珠公园的变化,谢金贵回忆说:“十年前这个地方周围没有围栏,道路硬化也没有现在好。近几年,公园内铺了塑胶步道,绿化也比以前的好,而且又栽植了很多新品种。今年,湖里还种了荷花,荷花盛开的时候更是给公园增添了光彩。”
  在明珠公园附近居住的市民蔺云乾推着婴儿车漫步在塑胶健身步道上。不时地,他会逗婴儿车上的孙子玩,爷孙俩的笑声引得路过的行人也为之一笑。蔺云乾说:“这几年,政府可投了不少钱将公园修建得这么好,咱老百姓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今不论早晚,公园里都会有很多人前来锻炼身体。”
  现如今身居吴忠这座城市,我们再难找出城市与绿地的分界线,公园在城中、人在公园里,无论是城市沿线、单位学校、或是居民社区,出门见绿已不再是难事。而公园的位置也不仅仅局限在一处,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以最美的姿态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活中最具活力的空间组成,是提升城市品质和人文内涵的重要载体。当晨起锻炼、茶余饭后、夕阳西下,老人们欢乐交谈、相约健身;年轻人激情运动,挥洒汗水;孩子们在这里撒着欢儿玩耍,健康快乐地成长;一个个幸福镜头的背后,逛公园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让群众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获得感。
  时间的脚步匆匆,一个个散落在居民点之间的大小公园不断延展、成串,一批绿色景观相继形成,城市绿化大幅增加,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融入自然、自然涵养城市,随着公园变迁的脚步,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然越来越美丽。
  出门见绿打造全民健身休闲好去处
  如今,居住在吴忠的居民,总会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到适合休闲、健身的公园、广场。每天清晨、傍晚,吴忠的各个公园内都能看到散步、健身、游玩的市民。不论男女老少,他们有的踏着欢快的步伐跳着广场舞,有的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拳,有的在公园内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朝气。
  12月1日,在吴忠母子公园内,市民们有的沿健身步道跑步,有的跟着音乐扭动着身体。吃完晚饭,到母子公园里和老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已成为退休职工王慧霞的新爱好。她说:“公园里环境好、空气清新,给我们这些喜欢健身的人提供了—个特别好的场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要保持好心情,把身体锻炼好。”
  家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的居民李兴琴和老伴带着孙子来母子公园游玩。李兴琴说:“我经常带小孙子来这儿玩,里面玩的项目有很多,我觉得母子公园最合适带孩子来。”
  当日,市民马笑和家人一起来到吴忠滨河体育运动公园。孩子们在踢足球,他则陪着妻子围着公园四周散步。他笑着说:“平时忙于工作,锻炼的时间很少,但自从吴忠滨河体育运动公园建成后,我和家人会抽空来这里一起转转。这里空气好、环境好、景色美,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一家人其乐融融。”
  近年来,吴忠市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公园内环境卫生、景观绿化等软硬件条件,加强公园精细化管理,加大公园环境整治力度和市民行为规范力度,让公园处处散发出道德文明的芳香。
  通过宣传栏、宣传牌、文化长廊、主题雕塑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美德和文明风尚等内容融入公园美景中,让市民游客抬头可见、举足即观;加大绿地、乔灌木的养护力度,对公园内裸露的地方补植草坪,高标准完成各公园提质增景工作;保洁人员统一着装,维护公园内的环境卫生……
  满眼铺绿公园悄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在吴忠最繁华的商业地段,那里人口密度大却没有活动场地,有一种让人透不过气的感觉。如今,吴忠的广场、公园建设了十几个,政府千方百计为群众建设休闲娱乐的去处,这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家住利通区盛世花园的张博大爷笑着说道。
  天蓝水清、明媚自然,是众多吴忠人对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生态文明已成为吴忠的名片。如今,公园里垂柳依依,有人散步,有人聊天。夕阳西下,广场上人声鼎沸,有文艺演出,有健身活动……然而,吴忠市这样的生活画卷在十年前还是一种奢望。
  当时,整个城市只有一个小公园、小广场。如今,吴忠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点亮百姓“窗前灯”、修好百姓“脚下路”、烧暖百姓“屋中热”、净化百姓“家中水”,市区补修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人行道,同时对城市排水管网、排水明沟进行了拉网式的清淤疏通。
  吴忠是一座处在巨变中的城市,哪怕是离开这里一年时间,回来后都会有很强的陌生感。而更多从吴忠走出去,或者回到吴忠的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到惊讶。“每次回来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祖籍上海的支宁退休教师王明军,每年从外地回到利通区,都感慨城市的飞速变迁。王明军说,现在吴忠变化最大的就是公园多了,以前,吴忠就只有一个街心公园,现在一出门就是公园。
  这些年,吴忠公园的一切变迁,最终都汇集为一种情怀,一种只属于吴忠的情怀。从城市中的公园到公园中的城市,公园和我们一起见证了吴忠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变化。
  “近十年来,通过发展变化,吴忠已经有明珠公园、秦渠公园、兴隆公园等15处公园绿地,管理面积达到了2203亩。如今,我们身边的公园越来越多,公园的绿化档次也在不断提升,公园内的环境也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去附近的公园休闲娱乐。”吴忠市公园管理所副所长买廷臻说。
  吴忠,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养育了这里的人,更养育了这座城市。短短十几载,吴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忠的公园也发生了蝶变,它正悄悄改变着吴忠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