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干部穿的吊面子皮大衣(资料图片)。 20世纪70年代末,盐池县皮毛厂生产的滩羊裘皮服装(资料图片)。 1936年毛泽民同志调研盐池农村工作时,当地人冯万仁赠送给他的二毛裘皮大衣,现存于盐池县博物馆(资料图片)。 20世纪30年代,盐池县四区文艺戏剧班的发起人李文章,穿着二毛大氅,山羊滑子皮领子,高腰布袜子,这在当时农村是典型中上等服饰(资料图片)。 侯凤章
内容提示:盐池县盛产滩羊,有“中国滩羊之乡”之称。滩羊不仅提供了肉食食材,也提供了制衣原料,给这里的人带来了独特的传统羊皮制衣服饰文化。
曾经,盐池人能穿得起皮衣,不一定能穿得起布衣
皮衣是盐池男人自古不离身的服装,女人大多穿布衣。这里民间常把皮衣叫羊皮褂子或羊皮袄。有皮裤、皮袄、皮坎肩、二毛皮筒子等,这与定边县、环县相同,而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人不同,他们的服饰是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清光绪年间,翰林大学士王培芬受光绪帝委派到陕北一带考察,他考察的地区应该包括了今定边县和盐池县的大部分地方,考察后写了一首叫《七笔勾》的诗,其中写这一带男人穿着是:“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纱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这首讽刺与讥笑的诗也着实写出了这一带人当年的穿着。其中裘皮是“四季常穿不肯丢”,你想想他丢开裘皮还能穿什么吗?说“纱葛不需求”,不符合实际,当时这一带很难得到纱葛,而不是不需求。“褐衫耐久留”,也是因为寸布难得,有一件粗布衣裳当然是常穿不丢了。“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真是穷苦到极点上了。
据盐池县文史专家张树林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什么叫“山羊皮褂子”?这里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曾经,中国工业落后,穿衣服的布匹要靠外国进口,叫作“洋布”,价格十分昂贵,一般的老百姓穿不起。有商人从包头或西安进来一些家做的土布,叫作“老布”,价格也不便宜,而且也很稀缺。好在盐池县自古就是个半农半牧、以牧为主的地区,生产的羊皮很多,而且价格“稀巴烂贱”。盐池人有一句俗话“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羊皮是穷苦百姓缝制衣服的主要材料。绵羊皮袄保暖性强,一般作为冬天的衣物;山羊皮袄保暖性差,夏秋都可以穿,当地人把它叫作“皮褂子”,穷人则把它“白天穿,晚上盖,下雨的时候毛朝外(当雨衣)”。穿破旧了,到处走风漏气,片片扇扇,也舍不得扔掉,所谓“破皮烂张”这句盐池“土成语”,就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
总的来说,在盐池,因为羊皮原材料多,制作工艺水平低,笨重和臃肿,有膻味等原因,价格便宜,普通老百姓都能穿得起;而今天,随着羊皮制衣,也叫皮草制作工艺水平大大提高,生产的皮衣服饰时尚、高贵,价格不菲,人们能穿得起布衣,却不一定能穿得起高档的皮衣了。
盐池人的传统皮衣制作文化
本土文化是什么?穿着当然是其中之一。羊皮经过简单加工制作出的羊皮袄或羊皮褂子,便是盐池本土文化之一。曾经,这种服饰文化确实很土,土得让盐池人常常羞于开口。当穿皮衣的人和穿布衣的人走到一起时,穿布衣的人会趾高气扬地对穿皮衣的人嗤之以鼻。盐池皮衣制作传统文化全都表现在制作上。
当年盐池人制作皮衣多以小作坊为主,所以皮匠就成了家里的座上客。而皮匠的手艺高低决定了他能否成为座上客的最基本要求。皮匠的手艺表现在铲、洗、裁、缝各个环节。主家把熟好的皮子交到皮匠手上后,就要先看皮匠铲皮子的功夫,一要把油腻污垢铲净,二要把皮子铲薄、铲长、铲宽、铲柔软。接着就是要把羊毛洗白,洗得有光泽。这都有诀窍,功夫不到,手艺就不高;手艺不高,文化含量就不高。裁剪,要讲究窍道,一剪子下去,长短宽窄都要把握在合身合体的范围内,手巧了活巧,活巧了做成的皮衣穿上就好看和舒服。缝制,关键是针线的匀称与细密,粗针走线不行,疙里疙瘩也不行。针线扽得紧了会抽搐,针线放得松了不耐穿。该勾缝要勾缝,该锁边要锁边。纽扣纽襻要钉得整整齐齐,一一对应,而不能上扣对着下襻,错了牙茬。好皮衣,要穿上舒服,看上美观。这种皮衣,宁夏川区人是一件难求,外乡人更是求之不得。特别是二毛筒子,用羔皮做成,轻薄柔软,毛股长而弯曲,洁白华丽。盐池人把它做成二毛大氅,蒙上布面子,无可替代。
随着时代的更迭,盐池人的皮衣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盐池县志》记载,盐池县皮毛厂1955年由几户皮匠合作小组发展而成,先后改名为盐池县地方国营毛麻厂、白皮生产合作社、地毯厂,1980年更名为盐池县皮毛厂。该厂以加工、生产裘皮及其制品(包括皮衣、皮褥等)为主,通过改进其产品工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到1979年,该厂生产的二毛皮成为宁夏主要出口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