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多样所以多彩

——我市走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版名: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
    吴忠市利通区清宁河沿岸绿树成荫。

    黑鹳。

北红尾鸲。

    赤嘴潜鸭。

    卷羽鹈鹕。

    赤麻鸭。

    楔尾伯劳。

    天鹅。

    绣线菊。

    夏日时节,罗山林木茂盛、生机勃勃,鹅喉羚欢快地奔跑。

  本报记者马一萍/文本报通讯员牟将张天兵/图
  近日,两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凤头蜂鹰和蒙古沙雀在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刷屏。原来,这是摄影爱好者在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经专业人士确认,这两种鸟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又经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认定,这两种鸟均为保护区首次记录。这是近年来罗山生态保护成果的见证,也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到2022年,全市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0处,总面积1573.42平方千米。其中自然保护区4处、湿地自然公园3处、沙漠自然公园1处、种质资源保护区2处。自然保护地建设使我市大部分物种和全部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物种“家底”逐渐丰厚。北红尾鸲。  
  生物多样性“家底”越来越厚实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021年5月,吴忠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在开展全市野生动物监测和疫源疫病监控时,首次在孙家滩监测到易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遗鸥165只,再次刷新遗鸥在我市的分布纪录。
  2022年3月5日,吴忠市摄影家协会生态摄影小分队在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成功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这是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到清晰的豹猫影像资料。
  2022年4月,成千上万只迁徙候鸟飞落盐池县花马湖进行“补给”。工作人员在进行候鸟监测时,发现两只大鸟体羽呈灰褐色,头和颈侧为白色,头顶两道黑色的斑十分明显,经查阅资料和咨询鸟类专家,确定该鸟为斑头雁,这是首次在花马湖湿地记录到斑头雁。
  厚实的生物多样性“家底”,是生态涵养的回报,更是绿色发展的馈赠。
  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草原雕和二级保护动物黑鸢、苍鹰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范围明显变大。
  青铜峡库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遗鸥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鸳鸯等珍稀野生动物数量稳步增长。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属于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有98种。
  太阳山国家湿地公园内拥有植物48科78属152种,在植物梯度上呈现出湿地植被、盐生植被、草甸植被和沙生植被的连续体,形成了完整的植被景观……
  在吴忠的生态图册里,生态“温室”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频频亮相,为美丽新吴忠的生态画卷增添了几分灵气和生气。
  镜头记录生物多样性
  最近,在吴忠滨河湿地总能看到摄影爱好者田柯的身影。2021年春季,他第一次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䴙䴘。“那是一对凤头䴙䴘,当时它们就像一对恩爱夫妻一样在一起筑巢,画面很有爱。这种鸟类很稀有,拍到了就是幸运。”田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很激动。
  多年的拍摄经历,让田柯有着一套独特的“观鸟策”。工作之余,他时常与鸟类爱好者一起拍摄、观察、研究,普及鸟类知识和环保知识。
  2011年,田柯买了第一部相机,10多年来,他通过镜头目睹了黄河的变化。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把镜头对准了吴忠生态环境。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吴忠大大小小的湿地就是他的创作“基地”。10多年来,田柯在黄河两岸拍摄到了白琵鹭、苍鹭、白鹭、扁嘴鸥等野生鸟类,每拍摄到一种不认识的鸟,他都会欣喜若狂。
  为了拍摄到满意的鸟类作品,他经常在外一待就是一天。在拍摄之余,田柯还经常与村民聊天,向他们宣传如何保护水鸟。田柯说:“对于黄河来说,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是生动的点缀,因为有了动植物的存在,黄河两岸才显得更有诗意,吴忠生态建设的成果也能得以体现。”
  “我最近拍摄的都是罗山里的鹅喉羚。它们就像精灵在此频繁出现,往那儿一站,美得让人惊叹,可谓夏日罗山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吴忠市摄影爱好者张天兵说。
  张天兵近期连续两周都在罗山拍摄,在他制作的摄影图集中,有赤狐、纵纹腹小鸮、凤头百灵、伯劳等鸟类,还有中亚白草、莎草、达乌里胡枝子、百里香、白芸香等植物。
  “鹅喉羚四肢矫健,奔跑如飞,拍摄难度极大。这是我第一次记录鹅喉羚,画质虽欠佳,但内心却十分高兴。”张天兵这样形容此次拍摄过程。
  镜头里的罗山“精灵”,虽不能令人身临其境,但心已临境。 
  “和我们一起生活的还有它们”
  五月的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水面湛蓝,芦苇倒映,鸟鸣啾啾,水天一色。鸟儿叽叽喳喳,低飞追逐,保护区的芦苇荡成了它们聚会的地方。跟树一样高的芦苇荡里,是水鸟的乐土,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
  这里是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湿地之一,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一应俱全,自然生态多样,是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这里除了鸟儿栖息,还有湿地维管束植物53科152属240种,其中,水生植被占50%以上,旱柳、沙柳、灌木柳等树种在库区湿地也有分布,完全反映了库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特征。
  此外,原产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中药材罗布麻,因鸟儿的迁徙将种子带到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如今,罗布麻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呈点状分布,面积已近1000亩。
  最近,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种名为藏青锦鸡儿的黄色花儿开满了山头,在夕阳的照耀下宛若一幅金色的画卷,让人陶醉。
  罗山,镶嵌在宁夏中部的一颗明珠——这座大山是宁夏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分界线,是方圆数百公里内植被最好、绿色生态系统最稳定的区域。
  为了守住绿色,降低水土流失,罗山保护区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植被复修为辅的方针,通过禁牧封育、天然林保护、边界围栏、草原补播、苗木补植等措施,促进植被恢复。
  “新的动植物出现,就预示着罗山的生态越来越好。”罗山护林员熊泽钦说。
  清宁河里一群群美丽的白鹭悠闲地觅食、嬉戏。蓝天绿水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多么繁忙,总能感受到治愈的力量。
  “平时上下班途中,经常可以看到白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生活如诗如画。”市民徐欢说。
  和徐欢一样,这些年,无论吴忠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都不约而同被吴忠越来越靓丽的生态“颜值”所治愈。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点,在于保护和恢复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生境条件或生物栖息地。我市不断完善就地保护体系,设立迁地保护场所,稳步提升保护能力和水平。
  “我市加大对全市湿地野生鸟类的监测监控、巡护保护和监督指导等工作,及时掌握野生鸟类种类、种群数量、疫源疫病和栖息繁殖等情况,严防安装捕鸟网、下套、投放毒饵等违法犯罪行为。”吴忠市自然资源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学明说,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建成“智慧湿地”监测系统,进一步强化野生鸟类监测监控,加强执法监管互联互通,及时开展违法治乱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