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瓜果飘香“丰”景好

版名:封面
    9月1日,在同心县黄谷川健康特色运动小镇的瓜田里,农民忙着摘西瓜。

  本报记者丁宝萍
  初秋,同心县乡村的田间地头,各色瓜果新鲜饱满,农民们忙着采摘、打包、销售,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9月1日,在同心县兴隆乡黄谷村的黄谷川健康特色运动小镇,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掩映在瓜叶下,抱起一个西瓜,轻轻一敲,“咚咚”脆响。就在不远处,一个个瓜皮墨绿、肉厚结实的“贝贝南瓜”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在田地里忙着采摘……
  黄谷川健康特色运动小镇的负责人杨鸿宇站在瓜田边,分别给西瓜、“贝贝南瓜”拍照后,在微信朋友圈里推介自家的产品。他说:“我们利用黄谷川的原生态优势,种植了有机西瓜、‘贝贝南瓜’,打的就是‘绿色有机牌’。果蔬的品质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黄谷川健康特色运动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让周边群众真正实现就业不离家、增收不离村。“在这里务工,包吃包住,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远比在外务工强。现在,来这里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在田里忙着摘西瓜的村民田大龙说。
  眼下,同心县河西镇杨河套子村的苹果迎来了成熟期。放眼望去,一片翠绿中,红艳艳、粉嘟嘟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王占义和妻子忙着清理地上的落果。这些年,依靠苹果收入,王占义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苹果,王占义高兴地算起了“丰收账”:“我种了13亩苹果树,预计产量在4万斤。果子丰产了,收入增加了,干劲更足了。”
  近年来,杨河套子村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该村党支部书记马廷林说:“在我们村,像王占义这样的种植户有很多,大家依托苹果产业增收致富。”
  产业发展,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近年来,同心县统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引导农民面向市场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发挥8个万亩特色种植示范基地作用,引龙头、扩规模、育品牌,发展西甜瓜4万亩、苹果3.8万亩,推动农业从“高投入低产出”向“低投入高产出”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