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向华 于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进行,应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个注重”为主线贯穿,谋深抓实落细第二批主题教育。
入心见行:注重把准目标要求
第二批主题教育是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深化和拓展,要明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学思想”,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内蕴其中的立场与观点,掌握推动工作的真本领。“强党性”,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众志成城把党锻造成一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坚硬钢铁”。“重实践”,要一心一意谋建设,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不断掌握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本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新功”,要着力抓住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聚焦突出问题、紧扣工作重点,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精准施策:注重加强分类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把握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结合实际,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抓整改,让群众看到实效。”为此,要找准开展主题教育的着力点。
其一,坚持“分类谋划”,确保“应学尽学”覆盖到位。主题教育要紧扣主题主线,采用流动课堂等灵活简便的形式,提供“定制套餐”,持续提升学习针对性。其二,坚持“分类推进”,确保“应做尽做”责任到位。主题教育要对党组织学习安排、组织方式等提出精准化、差异化的具体要求,结合不同领域的重点任务,鼓励大胆探索、大胆创造,要充分利用各种阵地设施,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各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对学习要求与任务看得明白、做得具体。
集中整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批主题教育离群众最近,解决实际问题尤为重要,必须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治贯穿主题教育始终。
其一,发现问题要精准。党员干部要做到在工作岗位上主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沉到一线,掌握第一手的民情民意,用以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其二,解决问题要到位。找准问题后,对于苗头性问题要抓紧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紧迫性问题立即改,问题不解决不放过。其三,标本兼治要严密。党员干部既要对群众普遍反映的社会问题分析症结、摸准实情,在查摆中着手解决,又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以点带面、综合整治。
系统推进:注重抓好衔接联动
主题教育两个批次是有机整体,第一批主题教育是第二批的前站,第二批是第一批的延伸,两批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必须坚持主题不变、靶心不散,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既要把握好循序渐进的节奏,也要统揽全局、抓好工作。第二批主题教育要坚持“衔接联动”,做好主题教育两个批次的统筹衔接,在循序渐进中开拓创新,真正出实招、做实功、求实效,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严实作风:注重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主题教育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间是一对矛盾关系。当前,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既要实实在在抓教育,又要真刀真枪严作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实”字当头,将是否发挥了实际效果、是否解决了实质问题,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标准,要切实增强主题教育的使命感,以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个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上;要设置科学精准的考核指标,让“痕迹”变成组织满意、群众认可、自我认同的工作“足迹”和“实绩”。
总之,要切实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贯穿整个主题教育全过程,提高主题教育质量,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做到有效防范。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