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君
明珠公园,是家乡吴忠城市中心的一处绿色园囿。
走进明珠公园,目光明亮处,心情也跟着敞亮起来。如诗如画的景致,让人赏心悦目。
时序已入冬。一场微雨后,园里苍松滴翠,槐柳葱茏,林间芳草繁茂,没有一丝衰去的迹象。傍晚的余晖下,湖水潋滟,闪着粼粼波光。
走进园里,做一次深呼吸,那绿色似乎早已融入了空气中,吸入到心里的满是醉人的芳醇。那一草一木、一叶一花、声声天籁,在初冬的园里,似一幅以绿为主色调的斑斓画卷,亦如一首隽永的诗,让人如沐春风,怡然心醉。
明珠公园的诗情画意藏在满园的绿色里,藏在每一条石子铺就的小径旁的草丛里,藏在湖边贴于地面繁茂着的爬山虎的藤蔓间,藏在一湾碧绿清澈的湖水里,藏在小桥流水的倒影里。一湖碧玉般的清水映入眼帘,心里自然会泛起层层微澜,动情处油然生发几多感慨:这园因水而绿,那水因绿而娇媚,那绿因葱郁而恬静。绿色与娇媚浑然天成,终将沉淀成一幅优美的画、一首温婉的诗。
浓绿包围一湾碧水,就连倒映于湖水中植物的影子都是绿色的。栈桥、垂柳、花朵、鸥鸟,以及天空中鱼鳞一样的云朵,都是入画入诗的绝佳素材。国画、水彩画、油画,古体诗、现代诗,或是散文诗,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会让你在诗情与画意间陶醉。
隐在林间儿童玩具旁高大的国槐摇曳着孩子们纯净的笑声;小鸟衔起叽叽喳喳的欢乐,再将林木涂深,被绿意浸润的爱——每片树叶轻轻抚摩着孩子们的头发,缠绵缱绻地和他们嬉戏。近旁低矮的花草从来不甘寂寞,含绿、蕴花、吐红、噙黄……生长的周期就是一首生命成长的史诗。这花花绿绿的诗句,朵朵瓣瓣飘飞在孩子们童音的欢愉中。经历萌芽破土、青葱稚嫩,走向茁壮挺拔、参天耸立,经受过风和雨润,也承受过高处的风雪与阳光;将来,也一定会有一首诗浸润孩子们的笑语欢歌;童心与成长,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主题啊。
徜徉园里,槐树、杨柳、桑树、丝棉木,各种成片成林的果树以及诸多叫不上名字的树木,遮天蔽日,蔚然深秀,置身其间,“禅房花木深”的心境油然生发。
倘是仲夏的黄昏,这园里则是另一番景致。小径上、林荫间、石栏前、亭台上,到处是晃动的人影,休闲避暑的、逍遥赏景的、健身起舞的、留影直播的、谈情说爱的,一处小园,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似囊括了芸芸众生。那些脚步,悠闲的、匆忙的、有力的、慵懒的,无须看他们各自的表情,单从那步态大概就能读出他们的心情。
园的北边是园里最热烈、最富活力的地方。几个篮球场上,跃动着矫健的身影,青少年学生、中年大叔,也有不服老的大爷,锻炼不分年龄,最不济者也是场外热情的观众。场上健步如飞,生龙活虎,展现的是四射的活力;场下观众的心情也不轻松,他们的心跳往往被场上紧紧揪着,一记好球、一次失误,都成了他们心情的“晴雨表”。哨声、喝彩声、呐喊助威声,演绎着场上的风云变幻、万千气象。此时,西边的天空中燃烧起一堆堆橘红色的晚霞,继而又幻散成一片花瓣似的柔和与嫣红,与篮球场上一派红红火火相得益彰。被夕阳映红的还有人们的脸庞和心情。
一丛又一丛的菊花开得烂漫,小径旁的爬山虎抓着栅栏将藤蔓伸向湖水那一边,也想在绿色的湖水中留个影儿。那些匍匐在地的爬山虎牵牵连连地铺展开去,颜色由绿变红,仿佛一地胭脂,又好似少女羞答答的面容。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鱼儿不时跃出水面,打破了湖水的平静。鸥鸟或者斜掠过水面,留下圈圈波纹,或者在湖水中游弋嬉戏,身下泛起涟漪层层。设若有一叶小舟泛游湖上,棹舟者兜一襟花草的香缓缓前行;舟前一水袖长衫女子迎风把笛而立,耳边鸥鸟飞过,一曲《渔舟唱晚》奏响,悠扬笛音从小舟荡漾开去,袅袅如缕响遍整个园里,醉了夕阳,醉了游人。桨声和着笛音与鸟鸣,小舟过处,田田莲叶飘飘忽忽,激起一路鳞波,也洒下一路诗行,那又该是怎样悦目的一道景致。
吴忠风景秀美,物阜民丰,内在美和外在美集于一身,相得益彰,人们常常把它与江南作比,于是便有了“塞上江南”之美誉。如果把吴忠比作温婉含情的西施,那明珠公园则是西施颈上佩戴的一颗明珠。不是吗?那明眸般的湖水中孕育着的是吴忠的灵气,那鲜艳明媚的一树繁花里透露着的是吴忠的容颜,那婀娜的柔柳间婆娑着的是吴忠的妩媚,那不可遏制的满园苍翠里酝酿着的是绿色吴忠生机勃发的美好明天。
这方园囿,虽近闹市却听得见鹂鸟鸣翠;虽小得不见经传,却也毓秀钟灵极具包容性。置身其间,城市的喧嚣与浮躁,生活的重负与烦恼,顷刻烟消云散。在这里,可以看到苍翠的诗行,可以欣赏多彩的画卷;在这里,可以听到植物的缠绵絮语,聆听鸟儿的亲切问候。这里,适合安放梦想,一个关于团结、和谐、发展、崛起的多彩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