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利通一小 马飞燕
小学数学是整个数学教育的基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教育,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做好小学数学教育,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让小学生的教育充满温情。
教育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老师首要的便是要有爱心,在爱心的浸润下,学生才能爱其师、信其道。因为小学教师所面对的都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具象思维比较发达,好处是对很多知识都好奇,但是其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比较欠缺,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小学生对数学教学中相对抽象的公式、概念缺乏辨识力,这就需要小学数学老师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充足的耐心去呵护、去培养,用爱心去温暖、滋润充满活力的幼苗与花朵。
二、学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小学生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
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可能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因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对此,老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融入故事中,比如通过小数点搬家的故事,让学生探索小数点移动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游戏,如数字谜题、小组竞赛或闯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基础的不断夯实,让小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更加扎实。
小学教育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家长和学校、老师不可以不重视,身为小学数学老师,更要明白教学“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无论是单元小结、知识卡片,还是错题、精题集,我们要想尽办法帮学生不断巩固、夯实数学基本功,从而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让小学生的数学之旅更加从容。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是教授给学生简单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故而我们对数学的界定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