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在吴忠师范读书的岁月

版名:吴忠记忆
    原吴忠师范学校早期校门(资料图片)。

    1969年3月笔者和前任学校负责人财产交接登记表(资料图片)。

    拍摄于上世纪的原吴忠师范学校学生在校办工厂劳动的场景(资料图片,由吴忠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提供)。

  任自明
  原吴忠师范学校是我市一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师范学校,它为我市培养了大量的优质师资队伍,为吴忠市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0年,我考入吴忠师范。当时学校校长是韩统阁,一位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非常平易近人,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教务主任包德,体育教师刘信,音乐老师是牟宣东,那时学校设有音乐室,有30多架脚踏风琴,供学生学习。美术老师是应实,政治老师是朱文伟,语文老师是周尚谷、吕学修、高玉山、妥少开、田润生等。当时学校还配有一名俄语老师。学校的会计是蔡汝廉,伙食管理员叫马自忠,助理员由上届的毕业留校学生纳俊、苏旭东担任。
  学校的学制分为三种情况,小学毕业后录入的学生,学习三年后,分配担任小学教师;初中毕业生考入吴忠师范,学习一年后分配担任小学教师,这在当时及时地解决了小学教师严重不足的紧迫问题;最完整的是初中毕业考入吴忠师范的三年制中专生,三年学习期满后,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分配担任小学教师。
  考入吴忠师范的学生有来自吴忠中学、金积中学、灵武中学等地的学生。不交学费,书本、作业本、蘸笔墨水都是学校无偿提供的,伙食全部免费,标准是每人每月31斤口粮、半斤油,在当时,保障供应待遇是相当优越的。那时提倡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一边学习一边开展勤工俭学。刚入校的学生都要参加劳动锻炼,例如在秦坝关(现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秦坝关村)帮群众挖黄萝卜,在东塔秋收,在校办农场种粮种菜,到山上揽沙葱,挖苦苦菜,学校所有的教室宿舍前都有菜地,种有玉米、西红柿等,用于改善学生的伙食。
  当时,师范学校学习的主要课程是政治、语文、数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外语开设的是俄语,不教英语,那时教材课本很缺,上课全凭自己做笔记。我们一年制的40多名学生只上了秋季一学期文化课,春季开学就派到吴忠各个地方去实习,自己备课、写教案,互相交流。先在无人的模拟课堂试讲,然后在真实的课堂授课,实习所在学校的老师听课,课后评议,那时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都很紧张,经过几次锻炼后就自然了。
  那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我们实习时,有些学生时常旷课,老师就要家访,找学生。农村家家养狗,有的狗很凶,看着害怕,只好由大点的孩子领着上才敢上门。学生实习结束后,学校逐个审核,成绩合格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分配到各县,再由县教育部门分到各个小学。那时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就是一年制的学生分下去也是香饽饽。
  参加工作后,有许多学校没有校舍,只能在寺庙中开班教学,例如高闸小学在尹桥庙、迎山寺上课,侯桥小学在侯桥庙上课。即便有几间校舍也是破旧,学生坐的是土台子、土桌子,取暖用的土炉子,教师到校要提前半小时给学生生火,等学生到校后炉子还在冒烟。那时老师缺宿舍,办公室几个人挤在一起,我刚工作时白天在教室里上课,晚上把桌子并在教室里睡觉。小学教师不分科,语文、算术、唱歌、美术、体育都是包干制,一周二十几节课,白天上课,晚上批改作业,特别是批改作文得把错别字、病句找出来,还要做上眉批、总批。离家远的教师回家骑车,近的步行,星期天下午必须返校准备第二天的教学工作,外县的教师一学期才能回一趟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外,还要自制生字卡片、组词卡片、简易教具,如正方体、圆锥体等。教师同时兼任学校管理员、炊事员、少先队辅导员等职务。放假后,有的教师还要参加插秧、除草等各种劳动,虽然很艰苦,但大家对工作总是兢兢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