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让更多群众乘上医疗改革的“健康列车”

版名:要闻
  
  本报记者铁琴
  时下,小程序挂号、电子支付医保、远程就诊等高效便捷的就医体验正成为吴忠市利通区群众看病就医的新常态。
  近年来,利通区通过智慧医保做“加法”、一网通办做“减法”,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打造县域医联体信息平台,完成医疗数据“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推动“30分钟医保服务圈”工作。同时,大力实施医保报销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就医模式。
  作为宁夏首家HPV疫苗“无需预约,直接接种”的服务门诊,利通区数字化预防接种服务中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在提高接种门诊综合管理、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优化接种流程,包括门诊取号叫号、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疫苗储存温度自动监控、疫苗追溯管理等,整个接种过程安全、有序、高效。“截至6月底,我们共接种疫苗2177剂次,进一步提高了接种效率。”利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莫甜说。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利通区医疗改革的一大步。利通区医疗健康总院建立区域内功能性检查协同机制、各成员单位之间功能性辅助检查相互协作机制,推行“一价双享”惠民工作措施,切实解决辖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家住利通区金积镇的金秀莲说:“以前看病要坐车去市里,路途远还费时间;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检查,很方便。”
  利通区医疗健康总院办公室主任沙建云说:“我们推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整合资源,实现患者高效就诊,专家通过坐诊、带教、义诊或直接入户等方式开展诊疗服务,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提高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水平。”
  科技跟得上,服务更要跟得上。“叔叔,您的血压有点高,饮食一定要清淡,按时吃降压药……”杨佳欣作为利通区家庭医生中的一员,上门服务是她的工作常态。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利通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逐渐成为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环节,并多以团队服务形式为主,服务团队由全科医生、护士、药剂师、公共卫生医师、健康管理师等人员组成。目前,该区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22个,建立电子病历数据413万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4.95万条、可调阅电子病历按主索引计算68.5万人。利通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牛晓娟介绍,今年上半年,利通区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数为40.93万人次,医疗服务也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