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让农村劳动力端稳就业饭碗

版名:要闻
  
  本报记者吴海燕
  家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川村的马兴梅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读大学、小儿子读高中,丈夫在吴忠太阳山开发区的一家企业打工。由于马兴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无法帮着丈夫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今年9月,在红寺堡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马兴梅远赴外省务工,她高兴地说:“我能打工赚钱,家里的经济一下宽裕了很多。”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度挖掘灵活就业岗位,聚焦辖区重大项目开工和产业发展,发挥项目建设带动就业的“发动机”作用,依托乡镇主动对接服务,抢抓全域节水工程、道路建设等项目建设,帮助2.96万名农村劳动者就近就业;对接周边枸杞、黄花菜、蔬菜种植基地和葡萄酒产业基地,解决移民村妇女和大龄劳动力灵活就业8263人。
  “大家好,我今天带来的岗位有操作工、机修工等,福利待遇优厚,欢迎加入……”近日,在市人社局举办的农村劳动力求职直播带岗中,主播向广大求职者抛出橄榄枝,众多求职者纷纷在直播间留言咨询应聘事宜,企业方一一作答。我市强化劳务品牌带动效应,劳务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带动就业创业、助推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增强。目前,按照“一县一品”打造特色劳务品牌7个,累计带动就业11.8万人,年创造经济效益近11.86亿元。
  家住同心县河西镇艾家湾村的马东有4个孩子,父母高龄多病,妻子无业。今年4月,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马东前往青海打工,主要从事修建桥梁等方面的工作,月薪7000元左右,目前已经工作了5个多月,家中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人社部门为我们搭建了就业平台,组织我们培训、应聘,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日子越来越有盼头。”马东说。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抓实区外输转,扩大转移就业增长点,加强跨省劳务交流协作,结合同心县农村群众集中务工实际,主动对接山东烟台市蓬莱区、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就业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输转4.74万人。协调安排衔接资金350万元奖励优秀劳务经纪人和优秀劳务合作社,点对点向新疆、甘肃、福建等地输送务工人员3666人,主动对接新疆光伏发电项目、青海枸杞种植基地等,集中组织3965名农村劳动者赴区外就业。同时,不断深化区外企业招聘服务,建立常态化招聘服务机制。目前共收集区外企业岗位1.8万个。其中,举办8场闽籍企业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1.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89人。
  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市人社部门将结合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工,收集筛选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信息,加密招聘活动频次,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将就业岗位送到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