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早茶

版名:绿原
  
  王干
  那一年,高邮的县委书记从深圳考察回来,在会上感慨地说:“深圳早上吃一顿早茶,要50元呢!”
  我当时工资50元出头,难以想象早茶的价格为什么这么昂贵。
  在高邮、在扬州、在江苏,吃早茶就是吃包子。过年过节,请客、婚宴才会吃早茶,而广东人经常吃早茶让我们羡慕不已,也就是说,他们天天过节。
  等我有机会品尝到广东早茶,发现早茶不只是吃包子,还吃凤爪、排骨、蔬菜。看看他们的菜单就可见“阵容庞大”。
  牛肉丸、牛肚、生炒牛肉饭、沙湾姜撞奶、顺德双皮奶、顺德淋糖糕、银丝肉松包、黑椒牛仔骨、百味金钱肚……这还不是全部。
  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他们用一个推车在顾客之间推来推去,推车上放满了各种食品,让食客自由选择,颠覆了我的观念。一般用餐都是先订好菜的品种,然后等服务员端着盘子上餐。更早一点的早茶,则是交了钱,拿个“筹子”,等师傅做好了,欢天喜地拿回家吃。
  广东早茶这种“送货上门”的方式改变了单一点餐的模式,也方便了食客的随机性需求,关键在于扩大了销量。因为食客的随机性取餐,增加了食用的品种。总之,广东早茶想到的是首先是顾客,以顾客为中心。
  早茶在北京、上海没有流行,但如今在我的江苏老家扬州、泰州一带却异常火爆。扬州、泰州的早茶其实不是源于广东早茶,而是自身的传统。尤其泰州地区一直有吃早茶的传统。这几年,泰州早茶很火,早茶店开到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泰州早茶的经典品牌“131”(一丝三点一面)不仅和广州早茶风格不一,和邻近的扬州包子也拉开了距离。泰州的烫干丝,丝滑、柔润、筋道,成为淮扬美食的一绝。泰州的素汤包、秧草包、马兰头包都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鱼汤面则是面食里的LV,人见人爱,花见也要垂涎。
  王蒙先生多年前到泰州讲课,吃过泰州的早茶和包子。他突发奇想,和太太网购了全国各地的包子分别品尝,最后得出结论,泰州的包子最对他们的口味。
  早茶文化是一种慢文化,有趣的是广东早茶向全国走俏的时候,正是深圳“时间就是金钱”金句流行的时候。早茶文化的兴起,正是对快餐文化的粗暴和简单的抗议,也是对农耕文明的怀念。当我们信奉“时间就是金钱”的快生活节奏时,快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等我们发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全是能用金钱来衡量时,慢生活就变得异常珍贵。早茶需要慢慢地饮,慢慢地品,慢慢地吃,是慢生活的享受,是一种古典情怀。
  今年六月,我到了宁夏吴忠市,惊异地发现,在西北的黄河明珠居然也有早茶。我好奇地追问缘起,他们说,吴忠是南北交通要地,很多南方商人来这里经商,就把早茶文化带了过来。加之八宝茶久负盛名,吴忠的早茶文化便悄然兴起。
  吴忠的早茶和广东、江苏的不太一样,他们爱喝茶叶、枸杞等混合的八宝茶,广东人则爱喝橘普(用橘子皮包着普洱),而江苏人则爱喝绿茶;在茶点方面,广东最丰富,荤素俱全,江苏则以包子为主,间以蒸饺、汤包,而吴忠则以牛肉面、小凉菜等为主,各具特色。
  三地的早茶,由南而北,由东而西,风格各异,口味不同,但都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热爱美好生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