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车间里的就业梦

版名:要闻
  
  本报通讯员马燕李博研何嘉怡
  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工业园区的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暖意融融,打卷、穿线、扎锭……纺织工人穿梭在织机前,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
  这里的纺织工大多数都是附近的村民,自从来到企业后,摇身一变成为上班族。
  韩弟红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2020年,恰逢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招工,经人介绍,她成为一名纺织女工。4年来,她从一个纺织“生手”升为车间轮班班长,技术越来越娴熟,收入也逐年增加。“自从进了纺织厂以后,收入越来越高。我没有想到能从一名农村妇女变成一名上班族,更没想到能干到管理人员的位置。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心里非常踏实,感觉生活有了保障。”韩弟红高兴地说。
  在这里,像韩弟红这样的工人还有很多,她们大部分都曾是家庭主妇,现在,她们不但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而且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好转。纺织工海小琴说:“我跟着师傅学习接头、粗纱的制作,现在能够独当一面。以前在家,我是全职带孩子,没有稳定收入;现在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家里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
  作为一家集特色纱线、布匹研发和生产、仓储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纺织企业,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仅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2023年还在员工薪酬体系方面提高了标准,增强了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该公司后纺车间主任王永青说:“我们累计提供了500个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从2020年的3200元上升到目前的4300元,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月工资已经超过6000元,2023年全年发放工资2200万元左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万家灯火。近年来,红寺堡区将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作为民生工作之一,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为企业和群众搭建供需平台,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又方便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