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刚过,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正当时,“尔滨热”迎来2.0版。热闹背后也有“小插曲”:有人玩“泼水成冰”,被热水烫伤;还有人调侃“打出溜滑儿的尽头是骨科”。记者采访相关专家,看看这些“窘境”如何“破解”。
“泼水成伤”怎么“破”?
要想拍出惊艳的“泼水成冰”大片,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任延宇给出建议: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环境,用9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手持保温杯,用力向斜上方泼出,同时背景光线要暗,这样拍出的照片、视频才够震撼。
然而,实际操作时稍有不慎,比如动作变形,烫伤部位往往集中在头部、面部、手、脚等。赵震宇说,安全起见,泼水前务必戴好帽子、围巾、手套,挑选远离人群的空旷场地,有专业人员指导则更稳妥。
不慎被热水烫伤,又该如何处理?
赵震宇说,首先要迅速转移至温暖室内,脱掉被热水浸湿的衣物,接着用流水冲洗受伤部位20到30分钟。
冲洗完毕后,查看烫伤情况,若仅皮肤发红、无水疱,属于一度烫伤,保持清洁干燥即可,一周左右便能痊愈。如果出现水疱,就是浅二度烫伤,水疱面积大,建议前往医院烧伤科治疗。水疱小,则可自行处置,先消毒,再用注射器抽吸水疱液,注意保留水疱皮,随后涂抹烧伤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赵震宇还提醒,烫伤后用雪搓、用火烤、擦牙膏、涂蜂蜜、抹大酱等民间偏方“万万不可取”,非但没有科学依据,还极易诱发感染,加重病情。
“打出溜滑儿”如何优雅?
许多南方游客来到哈尔滨,第一件事就是找块冰面,打个“出溜滑儿”。但有人还没开始“炫技”,就先摔了跤。“整个冰雪季,我们科室会接待三四百名患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运动医学关节外科副主任谷守滨说。
怎样才能优雅地“打出溜滑儿”?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张宝军传授技巧:首先,选平整、光滑且无杂物的冰面,穿摩擦力小的鞋子。滑行前,先缓步助跑,后面的脚轻轻蹬一下,快速助跑反而容易摔倒。滑行时,两脚前后分开,膝盖弯曲,微微侧身,脚尖向前,重心适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
“千万别为了耍帅,把手插裤兜。”张宝军说,不慎失去平衡,应主动屈膝降低重心,同时收紧下颌,防止头部着地。
天寒地冻,万一摔伤了,该怎么办?
谷守滨说,若摔伤部位肿胀严重,最好拍X光片,确认是否有骨折。如果没有骨折,但肿胀明显,大多是软组织或韧带损伤,建议休息3周左右,尽量少做体育运动、少走路,有条件的尽量乘车。
倘若肿胀不明显,可先观察,受伤48小时内冰敷,48小时后热敷,这样消肿效果更佳。若两三天后仍不见好转,甚至疼痛加剧,就得尽快前往医院骨科就诊。
专家提醒,来“尔滨”玩,一定要注意保暖,别穿潮湿或过紧的鞋袜、衣物,在户外别长时间“静若处子”,适当“动若脱兔”,有助于保持体温,尤其要注意酒后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室外。
据新华社哈尔滨1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