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接力“兰花”满城香

版名:封面
  
  本报记者铁琴
  三月春风处处暖,雷锋精神代代传。
  在吴忠,大街小巷到处传唱着春风般温暖的雷锋故事。他们是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队,更是倡导文明、代言文明、诠释文明的生力军。
  年逾古稀,“七一勋章”获得者、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王兰花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一线。她是群众心中的“活雷锋”,是居民信赖的“热心肠”,是志愿者的“领头羊”。
  今年是“兰花芬芳”热心小组志愿服务队成立20周年。20年来,在王兰花的示范带动下,志愿者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32.69万人,先后为居民群众解决各类困难7500多场次,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80多件,开展各类公益活动9000多场次。一朵朵在吴忠大地盛开的“兰花”,正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
  “同学们,每年3月5日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
  “学雷锋纪念日!”
  “给孤寡老人送煤、帮残疾家庭修轮椅,这些小事坚持下去就成了大事。”
  3月10日下午,在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二小学,王兰花为学生们讲述雷锋故事,眼角泛起笑意。当听到王奶奶说“别等长大,现在就能当小太阳”时,第十二小学四年级学生晁锦溪在本子上画出自己的志愿服务计划表,认真写下“我要帮邻居爷爷取快递”“去养老院给爷爷奶奶读报”的服务承诺。  
  随后,王兰花和学生们围坐在操场上,分享自己多年来从事志愿服务的经历。“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经常带着我们跟随王奶奶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让我明白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今后,我会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晁锦溪说。
  当那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挂在胸前时,这位习惯弯腰为群众系鞋带的老人,更深刻地意识到肩头的重量——让志愿服务的火种在年轻一代心中燎原。
  “毕业后,我要回到吴忠正式加入兰花热心小组”“我每个假期都和王奶奶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下个假期我还来”“我在学校组织同学们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帮助别人让我们更快乐”……听到青年志愿者分享参加志愿服务的感受,王兰花欣慰地竖起大拇指。
  “我们要以王奶奶为榜样,把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下去,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24岁的丁有辉说。上大学期间,丁有辉被王兰花的事迹所感动,注册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如今毕业回到家乡,丁有辉依然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