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天鹅春季北迁途中的重要“驿站”。
飞翔的凤头潜鸭。 本报记者马一萍
三月末,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相继迎来北迁候鸟,小天鹅、白鹭、苍鹭等候鸟如约现身。这群优雅的精灵在湖面上或翩跹起舞,或低头觅食,或展翅翱翔,让春日的湿地展现出诗意美景。
连日来,随着气候回暖,沿东亚—澳大利亚路线向北迁徙的候鸟陆续抵达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白琵鹭、大天鹅,以及红嘴鸥、秋沙鸭等诸多熟悉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湿地公园湖泊、河滩湿地停留觅食。
不仅是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湿地也成了鸟类的天堂。
得益于母亲河的滋养补给,吴忠拥有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湿地资源,共有河流、湖泊等各类湿地67.93万亩,为众多湿地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殖环境。目前全市累计记录鸟类20目50科24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1种。
这份数据不仅充分反映了吴忠生态环境的变化,更成为吴忠以“两山”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用绿色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吴忠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由2022年的12.66%、54.7%提高到现在的13%和55.5%,良好的生态环境庇护着200多种野生鸟类。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生态保护,通过湿地恢复、植被修复、水污染治理等工程,持续加大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力度,为鸟类营造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监测记录显示,每年云集在吴忠的候鸟数量逐年增加。
生态好不好,鸟儿先知道。长期从事鸟类监测工作的吴忠市自然资源局鸟类监测员马金梅,用镜头诠释了吴忠生态之美。“我不仅发现了白琵鹭、反嘴鹬、黑翅长脚鹬等,还有白眼潜鸭、红头潜鸭,这说明生态修复发挥了关键作用。”马金梅说。
近日,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马湖湿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老朋友”——北迁归来的小天鹅。小天鹅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栖息环境要求极高。作为候鸟,小天鹅每年都会长途迁徙。
“最近几年花马湖湿地综合治理能力逐步提升,湿地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候鸟的回归频率和数量稳步增长,卷羽鹈鹕、灰鹤、琵嘴鸭、灰雁、赤麻鸭等水鸟频频现身,花马湖湿地成为了它们迁移中重要的‘驿站’。”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工作人员郭帅说。
随着吴忠水生态环境的治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水清岸绿的家门口处处是风景,观鸟不用再跑远处。
“如今清宁河水清岸绿,简直就是天然氧吧,我每天都和家人来这里散步、跳舞,感觉身心都特别放松,而且生态环境好了,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鸟类成群结队悠然戏水,我想它们肯定是看中了我们这里的好环境。”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怡园社区居民刘平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