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洪蓉
开局争先,加速竞跑。
今年以来,我市以“工业强市”为笔,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升级、企业茁壮、项目蓬勃、园区繁荣、要素集聚的春日奋进图。
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增速比全区高2.9个百分点,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在位于宁夏青铜峡工业园区的宁夏鄂中肥业有限公司,工人们将一袋袋精品肥料装车外运。该公司年产50万吨新型肥料生产项目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于2024年12月投产,现有30万吨/年高塔缓控释肥生产线和20万吨/年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线,辐射蒙西、晋北、陕北、甘肃等地,目前是宁夏唯一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浓度磷复肥和新型肥料的大型磷化工企业。“我们的产品可以满足宁夏本地以及周边市场的需求,订单稳定,预计年产值可突破4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姚德龙说。
在吴忠市东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生产车间里,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拉丝、编织、彩印……一道道工艺井然有序,多种型号的塑料包装袋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顾文华介绍,一期项目已开始试生产,二期项目于3月份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
吴忠市东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6月,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与销售。在数字化浪潮下,该公司顺应发展大势,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于2023年启动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主要为国内大型化工、煤业、冶金集团配套生产各类集装袋、各种型号塑料编织袋、涂覆料、纸塑复合袋、阀口袋等,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顾文华介绍,该公司将打造集包装研发、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包装产业链体系,把该项目力争建成西北地区一流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包装产业园。
科技创新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我市锚定“智改数转”战略方向,以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高端化突破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工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持续跃升,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之路。(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