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荣见习记者李金汰)连日来,我市各社区围绕“邻里同乐”这一主题,借助“集市+”的活动模式,搭建起居民情感交流的桥梁,描绘出一幅生动鲜活的社区生活画卷。
4月24日,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朔方社区联合吴忠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春风邻里齐欢聚共话银龄乐时光”“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来自该社区的魅力芳华舞蹈队以灵动优美的舞姿开场,激情演绎“银龄芳华”的风采;门球场上,银发选手们挥杆对垒,招式间尽显英姿;趣味游戏区更是欢声笑语不断,让邻里情谊在互动游戏中不断升温。居民郭忠说:“这次的活动丰富多彩,与老邻居们一起打门球、练太极特别开心。以后这样的活动,我们一定踊跃参加。”
4月26日,利通区金星镇阳光骄子社区举办五一“骄”点幸福集市活动。集市里,居民任萍的手工编织备受青睐,她说:“自己做的小玩意儿,在这里能分享手艺还能赚零花钱,太开心了。”爱心义诊台前,医护人员叮嘱居民张新民:“您血压有点高,平时饮食得清淡些。”几步之外,反诈宣传员举着案例展板,用方言绘声绘色地讲解着反诈知识。“看到大伙儿的笑容,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我们将把‘幸福集市’扩展到13个小区,每月不定期举办集市活动,让居民切实体会到便利与温馨。”阳光骄子社区党委副书记何继娥说。
当天,在盐池县盐州街道利民社区举办的“以废换蔬循环市集”置换小站便民服务活动中,居民周瑜在排队时感慨地说:“这些纸箱子平时也卖不了多少钱,但老年人总喜欢囤积纸箱子、塑料瓶等物品,没想到现在还能换蔬菜,这活动真是太好了,既环保又实惠。”像周瑜这样积极参与的居民不在少数,大家纷纷点赞,认为这种活动形式既新颖又实用,不仅有效清理了居民家中的废旧物品,降低了火灾风险,也将绿色环保理念深植人心。
记者手记:
从单一的文艺演出到“集市+”模式,我市社区活动实现了服务内容从“大而全”转向“精准化”,参与主体从“观众”变为“主角”,惠民效应从“节日限定”延伸至“日常服务”。这种“政府搭台、居民唱戏、商家受益”的模式,既激活了社区经济微循环,更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在新时代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