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丽芳
党的作风建设,绝非细枝末节之事,它紧密关联着党的形象,影响着人心向背,更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一论断犹如明灯,照亮了我们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联系的前行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其内涵,以实际行动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以民为本是夯实党群基础的关键所在,良好的作风是赢得民心的关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正是因为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良好的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才汇聚起了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力量。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坚守以民为本的理念,将人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筑牢党执政的群众根基。
群众纪律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障。群众纪律作为党的六大纪律之一,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严明群众纪律,深化为民情感,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将心系群众、情系百姓融入日常履职之中,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好。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党内依然存在作风不纯的现象,个别干部甚至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这个问题若不及时、彻底纠正,任其肆意发展,就如同筑起一堵无形的高墙,横亘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严重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群众纪律之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群众纪律真正成为党赢得民心、凝聚力量的坚实纽带。
真抓实干是增强党群情感的核心要义。担当作为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新时代,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艰巨任务,党员干部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退缩,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务实奋进,躬身力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汇聚民心。在工作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既要制定清晰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将目标分解为可量化、可操作的具体步骤,又要建立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复盘工作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只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回应群众的期待,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汇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民心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吴忠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