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才融合双向赋能

盐池县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版名:封面
  本报讯(记者冯荣)近年来,盐池县深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通过搭平台、育主体、强队伍,打出产才融合“组合拳”,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盐池滩羊品牌价值攀升至128.13亿元,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至62%。
  在滩羊现代产业学院实验室内,63名柔性引进的专家团队对滩羊双羔基因开展攻关。“通过分子育种技术,滩羊产羔率从5%提升至27%,肉质蛋白质含量增加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玉林介绍。该学院联合9所高校建成检测实验室、实训基地,突破肉质提升、疫病防控等11项关键技术,带动盐池县滩羊规模化养殖户年均增收1.8万元。闽宁协作平台同样成效显著,盐池县成立闽宁严实新质生产力孵化联盟,精准对接“福建所能”与“宁夏所需”,39家闽宁协会企业加入联盟,围绕滩羊、小杂粮、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开展新产品研发,荞麦曲奇、盐州白啤、滩羊裘皮服饰等7款产品成功上市,特色产品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多亏了科技特派员指导,我家母羊产羔成活率从75%提高到92%。”盐池县冯记沟乡养殖户李志刚感慨道。盐池县创新“企业+能人+农户”模式,培育宁牧臻源、鲜臻记等20余家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覆盖2600余养殖户。同时,该县推行“科技特派员+土专家”双轨服务,组织176名基层农技人员到基层推广主导品种121个、主推技术90余项,聘请6名“土专家”“田秀才”等乡村人才对芝麻香瓜、西红柿等产业进行技术指导,真正让“专家经验”在田间地头结出“致富硕果”。
  盐池县构建“头雁领航、强雁振翅、雏雁跟飞”人才培育体系,推行项目带人、人带项目“双带”模式,选派10名“头雁”赴浙江大学等高校研修,建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工作站两个,积极搭建名师帮带平台,形成专家带骨干、骨干带能手的雁阵梯队。创新“理论培训+基地实操+资格认证”培育体系,依托实训基地、田间学校等载体,两年来累计开展低空经济、电子商务、种养殖技术等培训10余期,认定农村实用人才4352人。
  如今,盐池县这座红色古城,滩羊欢跃、瓜果飘香,人才与产业同频共振的生动实践,为西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