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秉娣王思远见习记者张凯熙
6月27日,在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常温奶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灌装、封口,全过程行云流水。车间中控室内巨大的显示屏上,订单、物料、生产、物流等全链路数据实时流转——这正是夏进乳业以SAP系统为“数字中枢”构建起的供应链管理生态圈。
坐落于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的夏进乳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结合自主创新研发,成功打造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乳制品。
“订单刚从客户终端推送过来,系统就自动匹配最优原料库存,10分钟内原料调度单已经同步到仓库和物流端,最方便的是,市场分销端也能同步看到成品进度。”综合车间前处理班班长余立军介绍。这套系统进一步推动企业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冷链物流搭载北斗/GPS双模定位,实现运输全程温控与轨迹可视化;LMIS检验系统与WMS智能仓储无缝衔接,确保从原料奶到成品出厂的质量可追溯全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则将点检、维保、采购等纳入信息化管控,大幅提升运行效率。
数字化触角更延伸至牧场核心。在夏进乳业的智慧牧场,每头奶牛都拥有专属电子档案。阿菲金挤奶管理系统与DC305牧场管理软件编织起动态管理模型,对奶牛活动量、产奶量、电导率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实时掌握牛群的生产水平及健康状态。
作为宁夏夏进牧场生产技术部的数据组组长,张可在此奋斗了十余年。对于奶牛科学养殖技术的发展,她深有感触:“从千头规模传统的手工记录,发展到万头规模实现全养殖链一体化系统化管理,通过先进的数智化设备,现在可以随时查看每一头牛的状态,随时给牛做全面的健康体检。”
智能设备提高了奶牛的繁殖效率,自动推料机器人和犊牛智能饲喂系统则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十年磨一剑,夏进牧场完成了从“经验养牛”到“科学数智化养牛”的高端进阶。如今,成年母牛年单产突破13吨,跨入国内集团牧场养殖第一梯队水平。
然而养殖规模扩大往往伴随着环保压力,面对2万头奶牛产生的粪污,夏进乳业引入了“奶牛养殖粪污富集浓缩处理及种养平衡成套技术”,大幅降低了处理成本,更斩获“国家级生态农场”认证,为畜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夏进方案”。走进粪污处理车间,屏幕上的画面显示,牛粪正通过“连续过流式膜过滤装置”被分离为浓缩液与清水,浓缩液作为高氮有机肥反哺周边万亩青贮玉米,清水则用于池塘养鱼。(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