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整改到主动防控

吴忠市筑牢建筑工地安全防护网

版名:要闻
    7月3日,在吴忠市区东方悦住宅项目现场,安全员检查消防设施。

  本报讯(记者冯荣张丽坤)连日来,在吴忠市各个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间不再是尘土飞扬与机械轰鸣的单一景象,一系列聚焦本质安全、创新管理模式的细节变化,正悄然织密建筑领域的“防护网”。
  自今年3月启动建筑领域专项安全整治以来,吴忠市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为利剑,严查“带病设备”“违规作业”,市区56个在建项目经历了一轮严格“体检”,整改不力的企业被顶格处罚。而比雷霆执法更引人注目的,是各工地在落实安全责任中涌现的“实招”与“新招”。
  7月1日,在吴忠市区星河锦绣住宅项目现场,安全负责人马志鹏指着正在运转的循环水系统说:“我们抽取的地下水,经过简单沉淀处理就变成了工地喷淋降尘、混凝土养护的‘主力军’。这种方式既避免了传统施工用水的浪费,也消除了随意排放积水的安全隐患。”
  作为项目的“安全卫士”,宁夏驰迅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夏东阳和他的团队有一套独特的安全筛查法。“我们用标准对照法,拿着规范条文,一条条核对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用行为观察法,紧盯工人操作习惯;用案例类比法,把其他地方发生过的类似事故教训拿来对照,看看我们这里有没有同样的隐患苗头。”夏东阳说。
  在吴忠市区东方悦住宅项目的工人生活区,一则“安全隐患举报奖励积分兑换办法”的通知贴在显眼位置。安全员彭会星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机制激励性强,成效显著,以前我们安全员追着工人讲安全,效果有限。现在,工友发现哪里防护栏松了、谁没戴安全帽、哪处电线私拉乱接,随手拍个照片发到项目管理群,核实后就能攒积分。”
  “攒够积分能换手套、安全帽。”一位刚用积分兑换了劳保手套的钢筋工笑着说,“现在大家发现了问题都抢着报,安全成了大家自己的事。”彭会星明显感到管理压力减轻了,他说:“要我安全变成了我要安全,工友们成了我们的编外安全员,那些犄角旮旯的安全隐患死角自然就少了。”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梁才表示,专项安全检查是硬手腕,而各工地探索的精细化管理、科技赋能应用和全员参与机制则是提升本质安全的“巧心思”。我市建立了新开工项目安全管控台账,将绿色建筑标准、建筑节能措施及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等要求纳入重点督导,并通过每月一次的回头看,确保各项任务按节点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