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荣)7月4日,在盐池县青山乡青山村,村民张新民通过积极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参与村务议事,在村里的“新风超市”用积分兑换了一桶食用油。“以前总觉得这些小事无人问津,现在有了文明实践积分制,不仅省了钱,还能促使我们多做好事。”张新民说。
近年来,吴忠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创新推广文明实践积分制,将环境卫生、邻里互助、孝老爱亲等善行义举量化为具体分值。
在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新民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美化环境等活动积累积分,可在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居民尚秋霞说:“积分如同一面镜子,让文明行为看得见,更在社区里掀起了一股争先恐后做好事的新风尚。”
利通区高闸镇高闸村定期召开道德评议会,村民代表围坐一堂,评议身边好人好事与不良风气。村民李慧萍多年悉心照料患病公婆,经评议高票当选“孝老爱亲模范”,她的事迹被张贴在村务公示栏里,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以前觉得照顾老人是自己的分内之事,现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心里感觉特别温暖。”李慧萍说。
同心县通过组织历届移风易俗“好亲家”及众多社区居民共聚一堂,将移风易俗与家庭教育知识普及至每个家庭。“高额彩礼会给男方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男方家庭为了支付巨额彩礼,往往负债累累,女儿嫁过去后还要一起还债,这样的生活怎么能幸福?”同心县第二届移风易俗“好亲家”杨金福引导大家摒弃陈规陋习,让婚姻回归本质,不要让彩礼成为年轻人追求幸福的绊脚石。
吴忠市打出一套贴近实际、务实管用的“组合拳”,巧妙化解陈规旧俗的治理难题。这些源于实践、成于创新的探索,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更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了乡村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