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荣)在吴忠市市政建设管理中心机关食堂,用餐者取餐时总会看到一块温馨的提示牌:“请按需取餐,不够可以再添。”该食堂大力推行“光盘行动”,积极营造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的良好氛围。如今,适量取餐、剩菜打包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习惯。
自我市全面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以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和长效机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市民的餐饮习惯。
在吴忠市利通区融味坊早茶体验馆,前台醒目位置摆放着“按需点餐”提示牌,菜单上清晰标注了菜品分量和建议用餐人数。该店主管马淑琴介绍,餐厅主动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和免费打包盒。服务员还根据顾客人数,推荐菜品的合理分量,直观引导市民适量点餐。“以前请客总觉得菜点少了没面子,现在服务员建议按需点餐,既吃得好又不浪费。”市民王东说。
全市教育系统也将勤俭节约列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在利通区第九幼儿园,电子屏幕上滚动展示着倡导节约粮食的标语。午餐时段,值日生化身“小小监督员”,引导幼儿有序排队、按需取餐。此外,各班级还定期举办“珍惜盘中餐”主题班会,“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节约不是小气,浪费才真可惜。把每一餐饭都吃干净,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教师陆小琴说。
在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职工食堂,“智慧食堂”管理系统通过对用餐数据的分析,精准调整次日食材采购量与菜品供应,实现了源头管控的有效性。该公司天能综合服务中心经理张雪峰说:“系统运行后,餐厨垃圾量平均下降了20%,既节约了成本,也减少了浪费。”
吴忠市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构建了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节约理念从制度规范层面渗入到市民的行为习惯中,使反对浪费成为城市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