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技术赋能让小黄花开成“致富花”

版名:封面
7月15日,盐池县惠安堡镇大坝村连片的黄花菜地里,采摘工采摘黄花菜。

  本报记者冯荣
  7月14日凌晨4点,盐池县惠安堡镇大坝村黄花菜地星光与灯光交相辉映,村民张玲珍头戴照明灯,双手翻飞,一掐间花蒂和苔梗连接处轻轻折断,金黄的花苞便落入筐中。
  “县里专家教的‘三看’诀窍真管用!”张玲珍边采摘边展示,“看花苞要饱满,看露水要适度,看指尖要轻柔,这一套下来,我每天能多采30斤呢!”在她身后,满载黄花菜的三轮车正驶向不远处的冷链加工中心。
  这样的场景,正是盐池县总工会“黄花菜产业工人培育计划”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盐池县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将技能赋能贯穿黄花菜产业发展全链条。针对种植、采摘、加工等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技能培训,邀请农业专家现场讲解科学种植技术、高效采摘方法及保鲜处理技巧,显著提升了从业者的专业能力。截至目前,已培训农户1600余人次。
  据统计,今年盐池县黄花菜鲜菜产量预计突破12万吨,通过开发冻干菜、黄花酱等8种深加工产品,产业链综合产值将达3.6亿元。在黄花菜产业联盟的推动下,“盐池黄花菜”已取得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远销外地,带动1.2万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
  在大坝村新建的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大坝村党支部书记刘旭说:“自从有了智能烘干设备,我们的黄花菜品质更稳定了,价格翻倍了!”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盐池县花马池镇黄花菜采摘技能“田间课堂”上,农技专家演示新型保鲜技术:“采摘后2小时内必须进入冷链,花茎保留3厘米最佳……”这样的实操培训深受农户欢迎。盐池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常规培训,适时举办黄花菜采摘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提能,激发产业工人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积极性,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下一步,盐池县将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扣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体系,计划增设黄花菜深加工、品牌营销等进阶课程,拓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渠道;常态化开展特色产业技能竞赛,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培育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产业工人,助力黄花菜等特色产业不断做强做优,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