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人士研讨城市共享电单车治理与发展

版名:国内
  共享电单车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了解到,当前,共享电单车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有效延伸和补充。业界人士建议,各地应在综合分析居民出行特征基础上,科学确定共享电单车投放规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全社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5亿辆。相比私人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单车在车辆合规、充电安全、秩序维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绿色出行需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告诉记者。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全国投放运营共享电单车的城市超过300个,投放数量超过1500万辆。
  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主办的“首届城市共享电单车治理与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与会人士认为,共享电单车加速融入市民生活,已经成为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重要力量。当前,要明确共享电单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更好引导行业发展。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秘书长郭礼豪表示,要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搭建政府、企业、专家对话平台,合力推动共享电单车行业规范发展。
  标准不仅是行业规则,更是政府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记者了解到,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标准与评价工作委员会已经启动《共享电单车企业运营服务规范》《共享电单车综合治理评价规范》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
  “这两项标准的核心指标体系,涵盖运营机制、车辆管理、数据监测等八大维度136项细分指标,将为新时代城市治理提供‘制度建设—技术应用—效能评估’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张颖表示。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举表示,共享电单车规范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