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荣马潇虎
从免费接送官兵的“拥军班车”,到部队官兵栽下的万亩防风林;从孩子们与边防战士的视频连线,到退役军人优先就业的暖心政策……在吴忠这片热土上,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吴忠第五次捧回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金字招牌。全市上下用真心真情把“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庄严承诺融入日常。
时代变迁,变不了拳拳拥军爱民之心;岁月流转,掩不住浓浓鱼水深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吴忠人民初心如磐,以更高标准续写双拥工作新篇章,一首首新时代的“拥军赞歌”正在奏响,让这张闪亮的“城市名片”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同心同向厚植崇军风尚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我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拥军爱民标语,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情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全市人民的心田。
3月15日至4月17日,市委宣传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红色移动讲堂暨英烈故事宣讲活动。在吴忠中学,当宣讲团成员动情讲述烈士的先进事迹时,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抽泣声。这场覆盖部队、学校、机关、医院、企业、社区的宣讲活动,有力激发了社会各界爱国热情,营造了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
作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得主,我市持续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专项慰问活动。机关干部、学生为戍边官兵制作贺卡、写慰问信,寄送慰问大礼包,慰问吴忠籍戍边官兵982名,发放慰问金105.2万元,向戍边连队寄送物资价值48.4万元,奏响了血脉相连的大爱之歌,构建起东接大连舰艇、西援边疆哨所的双拥格局。
“近期,我市为大连海防连建设的军体训练场已建成投用。连续多年的军地共建,使我市与西藏阿里、辽宁大连共建连队情谊深厚,双拥工作实现了从‘单向慰问’到‘多维互动’的转型升级。”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学琴说。
军校招生考试前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吴忠中学选派5名骨干教师,走进部队为考学士兵提供义务考前辅导。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