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 贵在精准

版名:专题
  赵秉娣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稳就业的主力支撑,更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要素。稳企业,就要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痛点,让企业少一些压力、多几分底气,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召开助企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聚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销售难、经营难问题,为企业强信心、增活力;深化“链长+专班”和“现场直办、部门联办、区厅提办”帮扶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50件;组织参加及开展区市产销对接活动40场次,销售金额45.4亿元;开展“访企拓岗”活动,组织招聘206场次,解决用工2100人;创新政银企对接,公布21家银行产品,开展洽谈问需147场次,落实贷款14.23亿元……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位居五市第一。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难题着眼,项项有针对、招招纾痛点,并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出了一系列精准有效、标本兼治“组合拳”。
  立足这一良好开局,下半年工作更需乘势而上、精准发力、干出实效。要聚焦企业需求,以更实举措全力助企纾困解难,完善市级领导包抓、项目管家等帮扶机制,尽快开展问题摸排,全面梳理企业经营难、销售难、融资难等共性问题和个性诉求,明确责任、限定时限、强化督办,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要优化政策落实,提升直达效能,以更大力度推动惠企政策高效落地,加快优化申报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确保政策资金直通直达直享。同时强化协同保障,主动靠前服务,多从企业角度看问题、做工作,科学精准、实事求是保障企业要素需求,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要以更高标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最优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企业和企业家也要以更强担当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坚持着眼长远,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潜心练好“内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以实际行动助力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建设,切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