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身处三层高楼,却忽然发生地震或火灾,如何逃生?
“ 在掌握救生知识的前提下,如果你多掌握了跑酷中的一些特定技巧,就更有可能快速脱险。”35岁的中国前跑酷“一哥”何意瑜说,“而且跑酷容易入门,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从七八岁到五六十岁都能玩”。
在8月14日收官的成都世运会跑酷赛事上,中国选手商春松经历了戏剧性反转后锁定女子自由式项目金牌,完成了职业生涯“大满贯”。赛后受访时,她面对镜头热情“安利”这项运动:“跑酷门槛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而且没有条条框框,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融入一系列动作中,充满了不被定义的自由。”
作为中国女子体操国家队前队长,商春松退役后无意间接触到跑酷,从此一发不可收。除了门槛低、自由度高,她也坦言,跑酷让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结交了来自各行各业的跑酷爱好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巧合的是,获得本届世运会跑酷男子自由式金牌的日本选手塩幡睦大也曾是体操运动员。体操的基础让他们能轻易做出360旋和720旋等高难度动作,但难度绝非跑酷的全部。“跑酷非常美,非常酷,我可以自由地添加无限创意。”塩幡睦大说。
在大众视野里,跑酷是需要飞檐走壁、翻转跳跃的“高危运动”。事实上,这是一项大多数人随时随地都能尝试的低门槛运动,只是进阶难度较大。“在跑酷中,创意比体能更重要,这是一项用连续的创意动作突破障碍的运动。”何意瑜说。
作为成都世运会跑酷赛场外“最专业的观众”,何意瑜曾斩获2017年国际跑酷世界大赛个人技巧冠军——这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首次拿到跑酷世界冠军。然而,他从未请过专业教练,几乎都是靠自主练习和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切磋来提升技巧。
何意瑜说,跑酷不止是“玩”,还有很强的实用性,当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甚至可以成为一项逃生技能。“ 遇到紧急情况时,资深跑酷玩家能通过训练有素的动作从二三楼速降,落地后接个滚翻就能安全撤离,而不会伤及自身。”
此外,跑酷运动能够开拓思维、激发创意。“练习跑酷后,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在面对障碍时,我不会逃避,而是会产生征服欲,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何意瑜指着桌上一瓶罐装可乐说,看到它的瞬间,他脑海中就涌现出好几种打开它的方式——这是跑酷带给他的。
越来越多“80后”“90后”家长认识到跑酷运动的好处,送孩子到俱乐部学习,何意瑜创立的俱乐部就吸引了三四百名跑酷爱好者。以世运会为契机,他也被成都市一些中小学邀请到学校推广跑酷。其中,天回小学等学校已建立起“普及课+社团+校队”的三级培养体系,吸引了孩子们积极参与。
商春松的教练孙洁认为,中国跑酷正迎来最好的时代。18年前,他从体操赛道转型练习跑酷时,国内跑酷爱好者很少。如今,中国跑酷俱乐部数量不断增多,青少年后备人才数量攀升,他的俱乐部每年都有数千名学员加入。
“我们早期的学员多为初高中生,现在以5到10岁的儿童为主,国内相关赛事数量也在增加,这反映了跑酷从小众运动向大众运动转变。”孙洁说,“按照如今的发展态势,跑酷进入奥运会的时间虽不确定,但我觉得也是迟早的事。” 据新华社成都8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