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版名:要闻
  
  服务精准多样
  从年头到年尾,从线下到线上,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以细心、贴心、暖心的实效,切实回应群众需求,赢得了民心。
  今年年初,同心县举办2025年“春风行动”暨闽粤企业专场招聘会。招聘会上,来自福建、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的55家优质企业,提供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就业岗位10918个。此外,该县还派出3辆大巴车,向内蒙古、中卫等地,“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44人,分别从事西瓜育苗、马铃薯制种、电器组装等工作。
  夏季,面对大面积成熟的枸杞,同心县开通“点对点”枸杞采摘专线,安排20多辆公交车免费接送务工人员,就近解决两万多人就业。“每天坐车去枸杞基地,一天能挣150元,一个采摘季下来能挣不少钱。”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村民马金花说。
  秋季,同心县组织268人分别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鄂托克旗等地捡土豆,日均工资在300元左右,管吃管住,工期50天左右。
  9月22日,在同心县丁塘镇河草沟村,村民丁玉洪认真清扫村道。他说:“我身体不好,外出打工不方便,村里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道保洁,每月有1680元收入,生活有了保障。”
  困难群众有兜底,公益岗位解难题。今年以来,同心县新安置公益性岗位708人,解决城镇就业困难人员105人、农村就业困难人员603人。目前,公益性岗位在岗4806人。该县还出台《公益性岗位考核管理细则》,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履职情况的核查督查,确保岗位有人干、工作有成效。同时,持续开展“送贷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亿元,带动就业1702人。
  培训提质增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心县不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
  “听到考驾照能享受奖补,我便赶紧报了名,拿到驾照后打算开货车跑运输,收入肯定不错。”日前,同心县下马关镇居民锁立文说。
  就业有“术”,致富有“路”。同心县围绕特色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采用“理论+实操”模式,开设家畜饲养、挖掘机操作等培训11期528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96人。驾驶员培训奖补政策的出台,激发了群众学技能的热情。截至目前,该县已有328人报名申请驾驶员培训。
  把培训课堂开在车间、办在田间,让技能增收之路越来越敞亮。此外,同心县还对接宁夏闽宁同心电商创业园,完成电商培训130人次,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帮助群众实现“靠技能吃饭”。
  今年以来,同心县以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就业为抓手,通过政策激励、中介搭桥、培训赋能等多项举措,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6万人,创收17.6亿元。
  同心县将持续聚焦群众就业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拓宽就业渠道,让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劳动者致富增收的“金饭碗”,为老百姓铺就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