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池县:实践课堂育新苗 服务群众践初心

版名:要闻
  本报记者 冯荣
  “这些年轻干部真不赖!一来就扎进了荞麦场,不怕脏也不怕累,跟着我们一起干活,太难得了!”谈起村里来的这群特殊亲戚,盐池县麻黄山乡唐平庄村村民赞不绝口。
  10月13日,盐池县40余名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奔赴唐平庄村,开启为期5天的党性教育暨“三同”实践锻炼。
  此次活动将课堂搬到乡村一线,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及专题讲座、红色研学,让年轻干部在身体力行中淬炼党性,实现从“身入”基层到“心入”事业的转变。
  晾晒荞麦、喂养牛羊、环境整治、收割牧草……在火热的劳动中,学员们褪去书生气,沾染泥土香。学员牛有哲感慨地说:“只有真正弯下腰、沉下心,才能读懂乡亲们的期盼,找准工作的方向。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工作,用实干实绩践行初心使命。”
  近年来,盐池县科学规划新录用公务员“一年入门、三年提质、五年成才”成长路径,系统构建“理论课堂+实践锻炼+红色研学+廉政教育”多元培养体系,有效破解“本领恐慌”。实施“青蓝接力”导师帮带,细化5方面11项帮带任务,加快成长蜕变;分批次选派优秀公务员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窗口服务等关键岗位“墩苗”历练,提升实战能力;注重严管厚爱,组织开展入职见面会、廉政谈话、期满成果展等活动5场次,坚持以考促干,强化结果运用,对表现突出的及时纳入后备干部库并重点培养,真正让年轻干部有劲头、有拼头、有奔头。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下沉式’锻炼,推动年轻干部把根扎深基层、把心贴近群众。”盐池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新录用公务员全链条培养体系,以“六个一批”实践锻炼为抓手,搭建一线练兵舞台,让年轻干部在实践磨砺中强筋壮骨、淬火成钢,为县域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靠得住、能干事、接地气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