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版名:要闻
  
  在宁夏青铜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传统的水泥厂形象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绿意盎然、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厂区。该公司4000t/d二代新型干法节能环保绿色智能示范项目于2023年3月投产,投产后成效显著:熟料综合电耗降低9kWh/t、煤耗下降10kg/t、年减少能耗3万吨标准煤。同时,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再减排烟粉尘90t、二氧化硫232t、氮氧化物581t、二氧化碳13万吨。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始终把能耗“双控”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以来,我市累计淘汰水泥、复合氨基酸等落后产能308.6万吨,减少能源消耗近10万吨标准煤;创建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工厂18家、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0个。2021至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1%,2024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达2.3吨标准煤/万元,为全区五市最低。
  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良种滩羊“天天”,在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的宁夏滩羊生物育种工程中心诞生;宁夏天利丰能源利用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低温研究与测试中心,投资建设低温重大核心装备实验中心,打破国外对重大核心低温设备的技术垄断与封锁,为我国超低温领域重大设备的研发优化打下坚实基础;精艺裘皮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滩羊皮无醛无铬无害化鞣染关键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推动滩羊皮加工制作工艺步入3.0无醛无铬少盐鞣制的新工艺时代… …
  “十四五”期间,我市全方位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大力建设各类创新平台,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新增自治区“链主”企业3家(累计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累计18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累计2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累计129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14家(累计20家)、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项目23个(累计33个)、自治区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4家(累计43家)。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宁夏青铜峡工业园区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制造与数智融合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智改数转网联”赋能,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2024年10月18日,我市成功获批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成为全区首个获批该试点项目的地级市。截至目前,已入企调研364家,完成诊断评估324家,出具诊断评估报告320份、改造方案240份,签订改造合同240家,正在实施改造企业223家,已完成改造160家。
  五年来,牛首山抽水蓄能、天新药业、春发生物、璟赫包装、湖南能源光伏发电、氦能科技……一个个重点工业项目在吴忠落地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而这些企业缘何对吴忠青睐有加?这都得益于我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不断优化的企业服务。
  “ 在推动项目落地过程中,吴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有关部门主动服务、特事特办,为项目备案、规划设计等工作开展‘一站式’帮办服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吴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也让我们投资置业更有信心、生产经营更有干劲、谋划目标更有底气。”宁夏璟赫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简说。
  近年来,我市主动出击、主动服务,深入落实吴忠市工业企业困难问题直达解决等4项制度,印发实施《做好重点停减产企业‘一企一策’纾困帮扶工作方案》,厅级领导“一对一”包抓帮扶重点企业,召开民营企业纾困解难集中办公会,举全市之力帮助工业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健康运行。
  五年,是一个时间刻度,也是一次发展跨越的历程。
  这五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规上企业和大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企业上规模、增效益。截至2024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404家,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509.1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6.5%,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由2020年的20.6%提高至2024年的24.5%,总量连续7年位居全区五市第二位。今年1至9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位居全区五市第二,培育新增规上企业12家,累计达到414家。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贯彻落实工业稳增长工作要求,挖掘增长潜力、深化政策落地、助企解难、动能培育、要素保障等工作,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吴忠实践新篇章贡献更多工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