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袁滩镇:让“银龄”服务更有温度

版名:文明吴忠
  本报记者 马一萍 通讯员 马丫
  “ 刘奶奶,天凉添衣,需要买药您随时说。”10月27日,青铜峡市陈袁滩镇补号村“共享亲人团”的到来,让空巢老人刘学琴的家里热闹起来。队员们不仅与老人唠家常,还仔细排查了她家用电隐患。如今,补号村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每月都能享受到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
  今年,针对村里老年人口较多的实际情况,补号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草帽”志愿服务队为抓手,构建全方位为老服务体系。在健康保障上,通过“村医巡诊+健康体检+健康档案”模式,为老年人筑牢健康防线,有效降低独居老人突发事故风险;在精神关怀上,依托“文娱活动+节日慰问+心理陪伴”组合服务,精准填补独居、高龄老人的精神空缺,切实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截至目前,补号村为辖区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发放“三色”爱心卡800多张,与325户独居、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建立长期帮扶关系,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0场次。
  68岁的徐荣住在陈袁滩镇黄河楼社区和府小区,子女常年在外,一个人总是凑合吃饭。直到社区老年饭桌开起来,他每天步行5分钟就能到社区就餐,8元的两菜一汤,吃得舒服又健康。更让他开心的是,在今年9月中秋趣味运动会上,他还参赛赢了小礼品。“现在吃饭有人管,活动有人组织,日子过得比以前热闹多了。”徐荣说。
  陈袁滩镇黄河楼社区主动联合青铜峡市自然资源局、市文化馆等12家单位深化党建共建,将“助老为老”作为服务核心,全力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在生活保障上,社区联合合作的社会公司开设老年饭桌,精准满足老年人“就近就餐、营养均衡”需求,自去年6月运营以来,每日接待用餐老人70多人次;在精神服务上,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持续常态化开展老年趣味运动会、健康知识讲座、科普宣教等活动,不断充实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银龄”服务更有温度。
  近年来,陈袁滩镇积极探索“ 11363”为老服务模式,充分激活理论宣讲、扶贫帮困、文化服务等“ 1+8+5+N”志愿服务队效能,通过实施阵地聚能、服务聚效、文化聚心“三聚”工程,推动“红草帽”“五色韵欣”“黄河情”等志愿服务品牌提档升级,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现多点开花。与此同时,探索“理论+文艺+实践”深度融合路径,组建“黄河谣”等8支专业化文艺团队,策划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过佳节”“渔你同行乐在其中”垂钓文化节等系列主题活动,以文化赋能基层治理,持续为银发群体的幸福生活注入新动能。
  “我们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常态化开展入户陪伴、走访慰问、健康义诊等贴心为老服务。下一步,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入挖掘、整合和链接资源,更精准地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陈袁滩镇干部王怀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