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智慧门面”沦为新形式主义秀场

版名:封面
  有的地方精心打造“智慧门面”,但漂亮的机器人和炫酷的大屏主要用于接待来访参观,平时基本处于关闭状态;有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建成后就停用,或未有效运行,变为“僵尸”平台……记者在基层走访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进政务服务提升过程中,把新技术当成门面和摆设,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
  从建设智能审批系统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利用大数据预警民生痛点,当前多地通过“AI+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和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但一些地方出现“智慧门面”中看不中用的情况,背后反映出的形式主义等深层次问题,必须予以警惕。
  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急于求成,以完成上级考核任务为导向,建设政务服务平台时单纯追求“有没有”“多不多”,却忽视“好不好用”,导致建设方向出现偏差;有的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精神,片面追求硬件设施“高大上”,热衷于搞“面子工程”,把“看起来很美”“说起来好听”当成绩,华而不实、铺张浪费,忽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感受。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