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支队战士在集结(资料图片)。
关注更多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解放战争期间,在陕北三边地区和宁夏盐池、灵武、同心一带,活跃着一支以宁夏籍回汉青年为主的革命武装,它就是著名的回汉支队。回汉支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宁夏地方武装力量,这支革命武装为保卫边区和解放宁夏作出了重要贡献。
宁夏社会科学院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贠有强说,解放前,军阀马鸿逵在宁夏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宁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批难民背井离乡,逃往陕甘宁边区。到1946年初,移居到定边、盐池的回族群众就有3000多人。中共三边地委和三边专员公署非常关心这批难民,在定边县城西关设立了回民自治乡,专员公署还专门增设了民族科和回族交际处,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唤醒他们翻身求解放的热情,激发他们的革命斗志,为回汉支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马鸿逵不断派兵袭扰解放区,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余庄子、红井子等据点相继建立了游击武装。到1946年冬,余庄子游击队发展到80多人,红井子游击队有50多人,这些游击队员大多数来自宁夏。与此同时,金三寿等人在定边县城西关成立了回民支队,约50多人。
金三寿之子金凤云说,我父亲金三寿是1900年生的,五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是我几个叔叔把他养大的,到了能干活的年龄,就去给地主家拉骆驼,受了很多苦。我有个舅舅叫马怀蔺,上过学,有文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回家后,给我父亲讲革命道理,带他到延安参加革命。他们当时走的时候有马宗彪、马怀蔺、我父亲等几位同乡好友。毛主席在延安接见了我父亲和马怀蔺,毛主席说,你们回去要组织武装,建立自己的队伍。回来后,我父亲他们就组织了回民支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宁夏文史馆研究员侯凤章说,1947年1月,经中央西北局批准,三边地委和三边军分区将这三支游击队合编成回汉支队,回汉支队主要骨干和绝大多数战士,是来自宁夏不堪忍受马鸿逵残酷统治的回、汉青年和逃兵。1月10日,在定边县城西关召开了回汉支队成立誓师大会,三边地委、三边军分区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并讲了话。他们在讲话中阐述了成立回汉支队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回汉支队的主要任务:打击和消灭进犯三边的宁夏马鸿逵部队及其扶植下的反动民团,保护宁绥工委开展宁夏党的工作,控制三边战略要地。
回汉支队在政治上归宁绥工委领导,军事上属三边军分区指挥,为团级建制,共有干部、战士234人,后发展到350多人,其中党员47人,回族65人,宁夏籍指战员约占70%。刘振玉任支队长,梁大均任支队政委,金三寿任副支队长,下辖三个中队,中队下各编三个分队。
1947年2月,回汉支队开赴盐池县青山乡雷家沟进行整训。在整训中,给部队上政治课,提高阶级觉悟,加强组织纪律性;上军事课,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上文化课,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还举办了干训班,对班以上干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专门教育。经过整训,全体指战员在思想上和政治上都有了较快的提高,使全体指战员明确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宁夏社会科学院古籍文献研究所所长范宗兴说,1947年3月,三边地委和三边军分区决定扩大回汉支队编制,成立宁夏人民解放军,以便造成对敌斗争的声势。4月上旬,宁绥工委及各据点干部共500人,以回汉支队为基础,组成宁夏人民解放军,赵忠国任司令员,邓国忠任政委,梁大均任副司令员,刘振玉任参谋长,何广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支队(回汉支队)和第八挺进支队。回汉支队改编为宁夏人民解放军后,在王彪台与马鸿宾部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回汉支队人数、武器都处于劣势,部队受到严重损失。当年5月,部队到吴起一带驻扎下来,失散的战士也陆续归队。根据上级指示,一面休整,一面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部队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1947年6月,西北野战军取得蟠龙大捷后挥师西进陇东,取得重大胜利。宁夏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纷纷请战,要求收复失地。此时,部队缺乏枪支弹药,战士们子弹袋里装的多半是高粱秆,决定派金三寿和何广宽去环县找西北野战军请求支援。
侯凤章说,彭德怀司令听了金三寿和何广宽对宁夏人民解放军情况的汇报之后,将缴获的武器划拨一部分给宁夏人民解放军。随后,西北野战军由陇东挥师北上进军三边,宁夏人民解放军跟随主力部队行动。7月7日,宁夏人民解放军、盐池游击队、边区警备二、八团跟随西北野战军主力收复盐池县城,将盘踞在盐池县城的敌两个骑兵团围困在盐池城西大滩。这一仗宁夏人民解放军打得好,受到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的赞扬。
1947年7月上旬,根据形势的发展,三边地委决定取消宁夏人民解放军的番号,恢复回汉支队建制和名称,并对干部作调整,刘思孝任支队长,梁大均任政委,金三寿任副支队长。
盐池革命历史纪念园园长王生岩说,1948年春,全国解放战争转入反攻,三边地委决定宁绥工委率领回汉支队全力开展宁夏工作,并积极主动地向宁夏境内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和消灭团匪。4月2日,
关注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回汉支队离开吴起,与三边警备二团、八团在定边会合,向西转入外线作战,首要目标是攻克盐池(县)重镇惠安堡。惠安堡地处盐池、同心、灵武、金积四县交界,是马鸿逵在陕甘宁边区西大门的重要据点。4月10日,回汉支队等部队从苏家堡子出发,奔袭惠安堡。
金三寿之孙金志刚说,在攻打惠安堡的战斗中,回汉支队和马鸿逵部队残余进行激烈的战斗,战斗两个多小时,还是拿不下来。我爷爷就说,这些人都是劳苦大众,都是让马鸿逵强迫当兵的,可以感化他们。他就没有拿枪,碉堡上的人都拿枪对着他,他赤手空拳就走到碉堡跟前喊,我是金三寿,你们那个头儿我认识呢,你们都是让马鸿逵绑来的,不能为他们卖命了。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应该翻身得解放,你们这样抵抗,到头来没有好下场。这些人一看,认识我爷爷,然后就缴枪投降了。我爷爷大无畏的精神,受到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宁夏文史馆研究员刘国君说,1948年5月15日,三边地委和宁绥工委在盐池县边界马甘掌召开会议,会议研究决定打击消灭国民党民团、开辟新区。会议决定,由赵忠国带领回汉支队和地方工作人员留在这一带地区开展宁夏工作,并组织西进指挥部,由赵忠国任总指挥,军事上由回汉支队队长刘思孝负责。决定以回汉支队及盐池、定边县游击队为主,继续在盐池、定边、环县、同心边境一带发动群众,消灭土匪武装,为解放宁夏扫清道路。这次会议之后,回汉支队奉命进驻甘肃环县,开始了非常艰苦的剿匪斗争。5月,回汉支队将盘踞在甜水堡区的“盐环游击大队”大队长赵清彦团匪击溃并将赵匪抓获。又连夜出击,在同心县下马关白家滩,活捉团匪刘世颜。接连追击敬明君团匪,活捉敬匪分队长等人,并在环县李家湾子等地,将李阳珍团匪击溃。经过10多次战斗,盘踞在盐池、同心、环县一带的“八大山王”基本被消灭。期间,回汉支队还帮助环县耿湾区恢复、建立了乡人民政权,恢复了盐池县里山区政权,建立了甜水堡中心区。
当时三边地委机关报《三边报》报道:“听说回汉支队来了,土匪就吓跑了”,这正是回汉支队勇猛战斗精神的真实写照。
原吴忠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黎锦宝说,9月初,敌暂编九旅一部和团匪张廷芝部侵犯吴起,回汉支队奉命配合边区警备二、八团,在新安边一线阻击敌人,激战一整天,使敌人未能前进一步。第二天,回汉支队跟踪敌人到达狼儿崾岘,同团匪张廷芝部相遇,随即展开激战,打退了敌人。之后,又击退了偷袭三边军分区机关驻地凤凰寺的团丁,这一仗,对于保护隐蔽在山后的军用仓库、医院和家属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三边军分区的表彰。
宁夏军区原党史军史办公室主任曹益民说,回汉支队,牵制和消灭瓦解了国民党马鸿逵部队对陕甘宁边区盐池根据地的进攻。1947年国民党蒋介石的部队对我们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马鸿逵趁机派他的部队,主要是103、104团来进攻盐池,回汉支队和其他的武装就跟他们激战一昼夜,消灭了相当一部分马家军,保卫了当时党政机关转移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这是一个。第二个是回汉支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掩护和保护我们党组织的活动。比如开始是宁绥工委,以后是宁夏工委。掩护、保护他们开展活动。第三个是当宁夏即将解放的时候,他们又作为一支力量,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解放宁夏战役战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人民的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贠有强说,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兵分三路进军宁夏,回汉支队随三边地委和三边军分区进军宁夏,先驻吴忠杨马湖,后奉命开赴同心县下马关一带剿匪,数月后返回,进驻永宁塔桥村。1950年1月,回汉支队进驻银川,与定边县大队合编为宁夏军区独立团。至此,回汉支队胜利完成了历史使命。
回汉支队的创建与发展,是回汉民族团结的典范。回汉支队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它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无产阶级觉悟、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骨干。宁夏解放后,这些从回汉支队成长起来的干部,纷纷奔赴宁夏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战场,为宁夏各项事业建设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