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养殖场(资料图)。
盐池县大水坑镇宋堡子村规模化的生态牧场(资料图)。 本报记者 冯荣
作为宁夏滩羊产业的核心区,盐池县全力打造“盐池滩羊”区域公用品牌,让盐池滩羊成为四登国宴的羊肉“顶流”。同时,打造了地理标志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盐池样板”,盐池滩羊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压舱石”。
“小羊圈”升级为“大羊舍”
“滩羊”集体闯市场
9月19日,走进盐池县冯记沟乡汪水塘养殖园区,一排排高标准羊舍整齐排列,目之所及是成群的羊,“咩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
51岁的李玉梅正在自家的养殖区用自动拌料机搅拌饲料,李玉梅像照顾孩子一样照料着1000只滩羊。她家从2010年开始养羊,靠着养羊,在盐池买上了130平方米的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原来,我们只是传统的养殖场,现在是生态牧场,没钱村上帮我们贷款、卖羊、向外寄羊肉,现在养殖的羊多了,收入也高了,这都多亏了滩羊养殖。”提起近年来生活的变化,李玉梅乐得合不拢嘴。
“养殖园区采取‘村干部入股+银行贷款+企业投资+政府补贴+村集体自筹’模式,截至目前一共投资189万元。”汪水塘村党支部书记李军堂说,通过抱团发展,在滩羊品质、养殖规模上群策群力,今年第一季度出栏羊只554只,创收8万元。
盐池县冯记沟乡平台村近300户人家的小村庄,因为拥有13.5万亩的草原面积,造就了一望无际的景色。平台村先后把4万亩土地流转给上陵等农牧业企业种植优质牧草,村民从种植基地回购优质牧草发展滩羊养殖,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现在,这里正打造“盐池滩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示范基地。
“项目建成后年可饲养基础母羊2万只,年出栏量3万只,进一步提升‘盐池滩羊’品牌影响力。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的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盐池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胡建军说。
这个项目概算投资2.4亿元,占地2.1万亩。主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田间工程、2万只纯种滩羊养殖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建设数字信息化管理体系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到2025年,项目区养殖收入5000万元,饲草收入6000万元,年经营收入可达1.1亿元。
“种养+”一体化示范项目是盐池县山川沟峁养殖的一个场景。如今,遍布于盐池县的300多万只滩羊创造着巨大财富,构建起了滩羊种质资源保护、种公羊繁育、高端滩羊肉生产;滩羊肉精深加工、二毛裘皮、滩羊毛产品开发;滩羊养殖技术研发、滩羊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美食品鉴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最亮底色和最重的压舱石,为宁夏“六特”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随着闽宁协作不断深入,盐池滩羊开始“组团出山”落户八闽大地,受到福建消费者的青睐。盐池县从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滩羊产业发展意见》至今,连续13年印发《盐池县滩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投入各类项目资金5亿元,在“盐池滩羊”标准化生产、品牌宣传保护、质量追溯、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扶持,建立健全“产、加、销”产业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组建宁夏盐池滩羊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县乡村三级滩羊协会,实行“县统乡、乡统村、村统组、组统户”的滩羊养殖营销模式,逐步实现盐池滩羊购销价格、市场开拓、品牌宣传、营销策略、生产标准和饲草料使用“六统一”。
2016年,《盐池滩羊品牌战略规划》正式发布,梳理盐池滩羊所处地理环境和文脉禀赋,提炼品牌价值体系,确立其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赋予盐池滩羊肉品牌全新价值,促进盐池滩羊产业升级转型、企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以品牌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品牌产业经济模式。(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