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甘城子开发纪实

版名:塞上春秋
  谢万谨 李萍
  甘城子地处宁夏青铜峡市西干渠以西、贺兰山以东的荒漠戈壁,东邻邵岗镇、瞿靖镇,南与大坝镇、树新林场交界,西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北接永宁县,距离青铜峡市区22公里。明末清初时,此地叫“干城子”。1978年,青铜峡县委决定开发此地,故将“干城子”更名为“甘城子”,取“甘甜”之意。土地面积341平方公里。
  1976年秋冬,青铜峡县对甘城子进行了几次实地调查,提出了建设扬水工程,开发甘城子的设想。
  为了尽快落实开发项目的建设,1977年春,邀请自治区农业厅勘察队对甘城子的土壤进行了一次普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勘探、设计、规划、土壤普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1977年2月,青铜峡县上报自治区《关于青铜峡县甘城子新灌区开发建设项目的报告》,制定了具体规划,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自力更生,把5米/秒流量的水引上山,开发土地10万亩,其中,可耕地7万亩,拟建万亩园艺场、万亩甜菜场、万头养猪场。开发以青铜峡县为主,选择五个公社在甘城子建农林牧场。
  在自治区农业厅、水利厅的专家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1978年,自治区计委、水利厅批准建设甘城子扬水工程。
  甘城子扬水工程从距西干渠梢里桥北两公里处扬水上山,干渠横跨包兰铁路,分五级扬水到达甘城子。灌溉范围东起西下渠,西至甘城子(山坡海拔1190米),南至庙山湖沟,北至二旗沟。具有提水方便、扬程低、地势平、投资少、见效快的有利条件,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潜力很大,将为青铜峡的农业发展增强后劲。
  1978年11月28日,青铜峡县委、县政府举行了建设甘城子扬水工程启动仪式。甘城子扬水工程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1980年5月,完成了一、二泵站的机房、进水池和出水池混凝土浇筑工程和片石砌护工程,建设机房和变电所面积共计1800多平方米;建设办公室、职工宿舍,面积247.6平方米。开挖扬水一级、二级主干渠长2.5公里,支渠8条,全长17.8公里,完成桥梁、渡槽、节水闸、涵洞、支渠口54座水利配套工程。建成了青铜峡水电厂至甘城子扬水站一泵站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22.4公里,10千伏和6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路3.4公里。完成一泵站装机容量2340千瓦和二级泵站装机容量615千瓦电力配套工程,二级泵站350米的高压管道铺设工程和二级泵站跨包兰铁路、长32米的大型高空渡槽架设工程。
  跨铁路渡槽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得到了铁道部的支持,铁道部工程11局派技术人员协助施工。1980年5月1日,工程完工,把黄河水经西干渠、扬水泵站,引到了甘城子戈壁滩,为建设开发甘城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5月28日,在一泵站召开了竣工典礼大会。电闸一推,电机飞旋,流水进入压力管道,甘城子扬水工程一级泵站及配套工作完成。
  1980年5月底,甘城子农田配套设施全部完工,山区指挥部和各项临时机构撤销,移民搬迁随即开始。为了鼓励搬迁来的农民在荒地上安家扎根,青铜峡县委制定了一系列的移民优惠政策,比如,谁开发、谁利用,开发1亩荒地,政府补助20元开荒费;5年内免税,3年内免收水电费;每栽1亩果树,补助10元钱。
  1987年6月,为吊庄农民从扬水泵站向二级开发区铺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9.2公里,解决了吊庄农民的照明问题。10月份,在二级吊庄居住区打深井3眼,解决了农民吃水问题。1988年4月,自治区教育厅和青铜峡市教育局投资12万元,在甘城子二级吊庄居住区建起了中心小学。1988年10月15日,青铜峡市成立了甘城子吊庄管理办公室,将移民定居的大沟村、甘城子村、玉西村、玉东村、甘泉村成立了5个生产合作社,所辖农户284户,共计3680人。随着基层组织的建立,成立了5个村委员会。乡政府相继成立了林业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站、计划生育服务站、电管站、水管站、畜牧工作站、农经管理站、公安派出所、农村信用社。
  1991年10月,三泵站建成,装机容量3075千瓦,建成高压输电线路18公里、公路14公里,开发利用土地2.5万亩,渠、田、路配套,一个新灌区已展现雏形。
  甘城子的居民用水都是从西干渠取水,因为路途遥远,取水靠人背车拉,耗时费力,有的人家放几个水缸,有的人家用混凝土砌的水窖,很不卫生,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1994年5月,在青铜峡市爱卫会的大力协助下,由自治区水改办、水利厅投资180万元,为吊庄农民从鸽子山3个泉眼共铺设22.3公里引水管道,解决了甘城子吊庄农民安全饮水问题,让广大移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1996年7月,经青铜峡市委常委会决定,撤销甘城子筹建处,成立甘城子乡,辖大沟、甘城子、玉西、玉东、甘泉5个村民委员会,17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甘泉村。
  1988年秋季,建成了甘城子小学。当时,只有6名教师、168名学生,12间教室、3间教师宿舍。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甘城子中心小学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
  与此同时,甘城子乡的交通、通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1年8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乡镇的编制进行了改组,撤销了甘城子乡,并入邵岗镇。
  甘城子新灌区的建成,使青铜峡市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如今,甘城子移民家家有果园、户户有产业,农民收入有保障,脱贫致富奔小康。甘城子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酿酒葡萄原产区。当我们看到甘城子的变化,移民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心中不能忘记为甘城了开发作出贡献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