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校地联合的样板学校

——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名校+”办学成效掠影

版名:专版
    航拍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

    陕西 师范大学吴 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举办英语风采秀活动。

    陕西 师范大学吴 忠市秦宁中学 举办“我们都是追  梦人”课间操比赛暨“逐梦青春,祝福祖国”迎国庆活动。

    陕西 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 吴忠市第十中学举 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举行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全校教职工大会。

    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开展“大家访”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举行第二届“塞上嘉音·夏日咏怀”诗会。

    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举办“争做书香少年创建书香家庭”2022年暑假家庭读书活动分享会。

  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只见绿草如茵,窗明几净……这两座建校仅两年的学校,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文化底蕴日渐厚重。如今,他们正乘着校地联合办学的东风向一流名校迈进。
  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始建成于2021年,位于吴忠市利通区东边高铁片区。现有教职工179人,其中专职教师152人、研究生学历17人、特级教师人、正高级教师11人、高级教师人、一级教师24人、二级教师18人。师11人、一级教师24人、二级教师18人。学校按照现代化学校标准建设,办学条件一流、设施设备齐全,建有教学楼、功能部室、行政办公楼、宿舍楼、餐厅等。室外建有环形标准塑胶操场,同时配备足球、排球、篮球和羽毛球场地,还建有多功能厅、阶梯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及学科专用教室,配备智慧黑板,努力打造智慧型校园,让更多学生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挖掘各方资源建设特色校本课程
  在优质均衡教育时代,2021年,由吴忠市人民政府、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起了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学校按照“公办性质、新型机制”管理模式运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行校地合作机制,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学校建设和运营管理。
  两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学思并重、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优质发展共同体,形成了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多元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广大教师秉承“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博采众长的蜜蜂精神、团结协作的蚂蚁精神”,与家长、学生携手,共建“向上生长,美丽绽放”的文明校园。坚实的名校基础,强大的教育合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为莘莘学子的成长助力,也推动着学校长足、优质发展。
  作为三方合作办学的成果,定期有陕西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前来学校指导,同时学校还长期聘请多位西安重点中学教育教学领域专家进校督学指导,以“专家天团”强大的师资力量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先后通过开展讲座、示范课、专家观课议课等形式归纳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形成符合教师特长的教学风格,促进学校教师提升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加专业的培养。
  探索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兴教之本,立教之源。为助力教师二次成长,打造一支“科研引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一直关注教师成长,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研竞赛、完成公开录播课,选派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和加强校本研究工作等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名师团队。开展思维型教学理论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思维型教学研讨会,加强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的深入理解,从而将思维型教学“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应用迁移”四个基本原理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体现教学过程“双主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独创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启动“青蓝工程”,校内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每学期积极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板书比赛、课堂教学赛等,并遴选优秀教师、优秀课例共同磨课参加市级、自治区级各项比赛。在2022年全区“互联网+教育”应用大赛中,学校1人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在2022年“5+1”四课比赛中,6人获得自治区级奖项;在2022年吴忠市直属学校校(园)长听评课竞赛中,副校长杨再明获市级一等奖;在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中,获得自治区级奖项人次达8人,获得市级奖项人次达22人……
  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为教师搭建阅读分享平台,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激励教师乐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全体教师每学年开学都会开展校本研修专项计划,每周定时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提高本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资源共享从而带给学生更合适、更优质的教育。
  搭建多元平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出彩”是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自始至终的追求。学校通过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促进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成为最好的自己。
  今年3月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在升旗仪式上设置了“五分钟学党史”环节。很多学生在听完一期内容后,往往对这一段党史所涉及的背景和事件细节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党史、了解党史。在两所学校,立德树人被落实到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活动上。“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集体生日”“五月红歌会”等主题活动,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足球已经是我的一部分,足球训练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高一(4)班学生王立博是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也是同学们公认的“学霸”,他也是众多运动与智力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优秀学生之一。除了足球,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还大力推动篮球、田径、乒乓球等运动在学生中的普及,并不断加大推广力度,在经费、场地和设施上持续投入。
  位于教学楼一楼的创客教室里,陈列着七个人形机器人“NAO”。“NAO”们能在相关指令下做出各种反应:跟随音乐翩翩起舞、打太极、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等,它们憨态可掬的形象、一气呵成的动作和语言,深受学生喜爱,而赋予这些机器人“生命”的,正是该校的学生们。
  家访,被称为一场美丽的教育行走。两所学校根据“大家访”方案,组织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启了这场温情之旅,搭建起家校联系的“暖心桥”。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每学期班主任可家访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还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进一步加强家校社联系,形成育人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成才。
  校园安全一刻不能松懈。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进校园”活动。一方面全面落实教职工法治专题学习活动,通过专题报告、交流研讨、线上培训等方式,普及宪法知识,讲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原则、基本法律常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教师和学生权益保护与救济等内容,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和纪律规范教育,着力提升教职工的宪法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另一方面扎实开展“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围绕新生报名、学生返校,充分利用各类法治教育资源,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第一课”活动,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遵规守纪、学法守法意识。
  传承百年文脉创建和谐书香校园
  陕西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厚德、积学、励志、敦行。”为了继承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基因,学校提出了源于内生文化的教育办学理念及实践体系,将培养崇尚读书、饱含儒雅之气的秦宁少年作为育人目标的重要方面,传承百年文脉,夯实书香校园品牌特色。
  学校结合“植树节”“清明节”“国庆节”“建党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美德之星”评选活动和“学雷锋,从小事做起”活动,对特定人物和具体事件进行宣传报道,打造校园新风尚;积极发挥每周周一主题班会德育主阵地作用,通过开展内容充实的校级、年级和班级主题班会,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落实“两课两操”和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配合音体美教研组积极开展各类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安排学生结合化学、物理课程内容,尝试开展劳动课程。学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建校两年来,获得众多荣誉:全区中小学“五育融合”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自治区二等奖;“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石榴籽”杯民族团结征文、短视频比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全体师生将向着教育的诗和远方不断前进,谱写一曲昂扬澎湃、追求卓越的华丽乐章。”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吴忠市第十中学校长刘晓晴说。本版文图由陕西师范大学吴忠市秦宁中学提供
  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