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马雅琴王亚兵通讯员田飞蒋娜糟怀兰王兆卉
轰隆的机器声、忙碌的生产线……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已开启了忙碌的工作模式,企业勤生产,大棚收获忙,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人勤春来早。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迅速复工复产,开足马力投入紧张的生产中。生产车间里,一条条生产线有序排列,一台台纺织机不停运转,工人们戴着口罩,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生产,一派繁忙的火热图景。“公司从大年初八开始复工复产,400多名工人全部返岗,今年的订单量不错,车间每天都是满负荷生产状态,正准备大量招聘工人。”该公司人力资源处副处长胡英说。
吴忠兴民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特色纱线、布匹研发和生产、仓储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纺织企业,在解决红寺堡区群众就业问题、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作出了贡献。今年,该公司在坚持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继续保持高效稳产势头,为实现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产值和销售额双提升。”该公司总经理田卫东说。
在红寺堡区柳泉乡沙泉村的温室大棚内,新鲜成熟的水果西红柿也迎来了首茬收获季。
两米多高的西红柿植株枝繁叶茂,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沉甸甸地缀在枝头。村民穿梭在大棚内有条不紊地忙着采摘、装筐,新采摘的普罗旺斯西红柿个个果形周正、颜色鲜亮,令人垂涎欲滴。沙泉村党支部书记杨建龙说:“这4棚西红柿是2023年11月份种植的,如今已经能上市销售。普罗旺斯西红柿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接到了很多外地客商的订单。”
近年来,沙泉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交通便利优势,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批量订单不仅助力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也丰富了群众春节期间的“菜篮子”“果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