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海燕见习记者王思远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宗旨,推进医保经办服务持续下沉,着力解决群众医保办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做到让群众少跑、近跑、不跑,畅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6月26日14点30分,在吴忠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国药控股专业药房的店长张梦莹从精神内科大夫处帮渐冻症患者景世科开具了医保处方,然后到药房进行处方审核,再到药店办理报销结算,最后和医保工作人员一起将药品送到家中。
家住吴忠市利通区的景世科今年81岁,确诊患有渐冻症已3年,需要按时服用利鲁唑口服混悬液。过去,他都是和老伴前往上海市买药,医保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为他们讲解医保政策,通过医保工作人员的协调,定点药店的工作人员为其全程“跑腿”,景世科不用出家门就拿到了需要的药,一盒600多元的药通过“双通道”报销后,只需自费150多元。
这是我市开展“医保服务送上门、惠民政策暖民心”服务的一个具体做法。今年以来,我市医保部门结合本职业务开展“周二点对点”“六进”宣传活动,把医保惠民政策送到社区村居、校园医院、企业机关。医保经办人员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双管齐下有效宣传医疗保险惠民政策,切实提升参保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使广大居民能够减轻就医负担,及时享受医保政策,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广播等新媒体向参保群众普及医保待遇享受和参保缴费政策。
“我在企业上班时缴过2年医保,现在失业6个月了,可以继续参保缴费吗?”“我的门诊统筹待遇可以在哪些医院享受、可以报销多少钱?”6月26日,我市医保工作人员走进利通区上桥镇回乐苑小区,为居民详细讲解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打击欺诈骗保、医保报销等一系列医保政策,特别对群众关心的异地就医备案、“两病”、医疗救助等报销待遇进行了细致解答,让群众在家门口“零距离”了解医保知识。该小区居民马春燕说:“医保工作人员经常上门为我们讲解医保相关政策,为我们就医看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市将持续深入开展医保政策宣传活动,使医保政策更贴近群众,不断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吴忠市医保中心待遇审核科科长侯占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