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一萍
近年来,青铜峡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强市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打造“青铜峡市非遗工坊”,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演出、宣讲等文化体育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日,在青铜峡市古峡小剧场,一场精彩的秦腔戏精彩上演。舞台上,演员们全情投入,倾情演绎;舞台下,观众品茶看戏,如痴如醉。“我们还会把党的方针政策相关内容编排在节目里,以文化作品的形式向老百姓宣传。”宁夏青铜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海霞说。
“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在该市裕民街道怡园社区百姓大舞台,来自民间自乐班子的演员登台献艺,给群众带来“乡土味”和“时代味”相结合的视听盛宴。同时,怡园社区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盘活公共空间,依托文化广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阵地,为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活。
“社区经常搞活动,居民每天都来跳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大家都很高兴。”怡园社区居民张云说。
在青铜峡市祥云皮草有限责任公司,二毛皮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马佳慧介绍着二毛皮制作技艺。该公司创始于1983年,40多年来,二毛皮制作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并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展示着非遗传承的独特魅力。
马佳慧说:“我们非遗传承基地有两位传承人,接下来还会拓展第二批、第三批,让他们学好二毛皮制作技艺,更好地传承和推广非遗文化。”
目前,青铜峡市已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5个、自治区文明村镇12个,在该市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