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吴忠市滨河中学组织50余名师生走进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参观湿地科普长廊、观赏湿地景观、体验神奇的芦苇迷宫,不仅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森林、湿地资源对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性,更在青少年心中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与安全意识,切实增强了全体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与保护之情。“工作人员生动讲解了湿地生态系统、森林防火知识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并从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到湿地对环境的关键作用,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保护这片绿色家园的重要意义。”该校学生金浩说。
“在景区不能带火种,教育小孩子不要玩火,并将打火机等易燃物品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3月14日,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材机社区联合利通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宣讲进社区活动,消防宣传员李恒翰讲解道。
活动现场,消防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性、森林草原火灾的危害以及引发森林草原火灾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和森林防火“十不准”,并现场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让大家谈感受、讲危害、献良策,共同做好森林防灭火的宣传员、监督员、防火员。“森林草原火灾离我们很近,这些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材机社区居民王静说。
近年来,我市按照“四维”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深入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持续推动“五进”工作,悬挂森林草原防火横幅30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发送湿地、防火安全提醒短信10万余条,全面增强公众的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
机制创新兜住风险底线
近日,吴忠市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宁夏机动队二大队,到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我市辖区内各林场,开展防火督查工作,督促相关责任部门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共同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森林草原安全“防火墙”。
检查人员每到一处,都严格按照防火督查的标准和要求,对各相关单位的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落实情况、工作部署情况、隐患治理情况、源头管控情况、防火宣传情况、应急值守情况和风险普查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督导检查。督查过程中,检查人员不仅查看了各类防火设施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还深入了解基层防火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业务能力,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整改落实。
除了人防和物防,吴忠市红寺堡区林业和草原局还开启“智能森防”模式。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使用智慧平台,紧盯火灾高发区、林缘地带等重点区域,高频次运用瞭望塔对村镇各个重点防火地段和区域实施日常化、无死角巡防巡控,保障林区安全。该区林业和草原局北海林场负责人王晓晖表示,通过高空瞭望、无人机和护林员巡护的“技防+人防”的模式,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打牢基础。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坚持从抓责任落实、抓宣传教育、抓隐患排查、抓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坚决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屏障。吴忠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瑞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统”的作用,紧盯各地各部门防灭火责任落实,加强火源管控,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扎实做好日常火灾监测预警、防灭火宣传教育以及应急演练、队伍拉练等工作,确保我市防灭火各项措施能落实落细落到位,全力保障全市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记者手记】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天是令人向往的季节,但由于天干物燥,大风频现,加上树叶、树枝、枯草等可燃物的自然堆积,种种因素都增加了火灾的风险,春季森林防火责任重大。“火起于幽微,灾源于疏忽”,关键时期,防火之弦千万不可松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春季防火重在预防,只有真正提高防范意识,严格做好防火各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火灾的发生。从连日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我市的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实践揭示了一条硬道理:防火既要有“扑火雷霆手段”,更需“治未病”的绣花功夫,唯有人防、技防、制防“三箭齐发”,方能筑牢绿色生态的安全屏障。